[实用新型]蜜蜂仿生免移虫蜂王浆一体化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0791.2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6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波;曾志将;颜伟玉;潘其忠;江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47/02 | 分类号: | A01K47/02;A01K47/06;A01K49/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0045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蜜蜂 仿生 免移虫 蜂王浆 一体化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蜜蜂仿生免移虫蜂王浆一体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蜂王浆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小幼虫,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蜂农需要用移虫针将小幼虫一只一只从巢房中移出后转移到王台中,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受虫源和视力的影响。另外,现有技术中采用托虫器进行仿生免移虫,这种托虫器是在条状板块中部均匀设置多个圆柱托台,由于蜜蜂构建的巢房为规则的相邻正六角形,相邻巢房中心点的间距与产浆用的相邻王台中心点间距不一致,因此,托虫器的圆柱托台插入巢础板巢房底座时,相邻的巢房必然空余出部分巢房底座没法放入圆柱托台,每行巢房只能用上一半,造成幼虫利用率降低,只有25%。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大大提高幼虫利用率的蜜蜂仿生免移虫蜂王浆一体化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蜜蜂仿生免移虫蜂王浆一体化生产装置,包括托虫器、巢础板、产浆框、产浆条,其特征在于,巢础板上均匀排列有正六角形的巢房底座,巢房底座内为通孔;托虫器由长条形矩形板、把手及圆柱托台组成,矩形板的一面设有两个以上均匀分布的圆柱托台,相邻两个圆柱托台之间留有一个圆柱托台的位置,圆柱托台端面的二分之一与矩形板相连,另二分之一突出在矩形板外,矩形板的另一面设置把手,用于托虫器的转移;两个相同所述的托虫器将圆柱托台端面突出部分与另一矩形板拼接成一整体后,所有圆柱托台均匀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蜜蜂仿生免移虫蜂王浆一体化生产装置,使用时,将两个相同结构的托虫器拼接成一整体,再插入巢础板正六角形巢房底座的通孔内,拼接后的圆柱托台,可以将连续的巢房底座通孔填满,而不留空余巢房底座通孔;蜜蜂在圆柱托台上生产幼虫后,将托虫器取出后并分开拼接的两个单条托虫器,分别放入产浆条中,最后将产浆条放置在产浆框上,用以生产蜂王浆。
本实用新型的蜜蜂仿生免移虫蜂王浆一体化生产装置,由于托虫器采用两个分体的拼接结构,可以将连续的巢房底座通孔填满,大大提高了蜜蜂幼虫的利用率,相应为后续的蜂王浆生产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托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巢础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产浆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产浆条结构示意图;
1、矩形板,2、把手,3、圆柱托台,4、圆柱托台端面,5、巢础板,6、巢房底座,7、产浆框,8、产浆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蜜蜂仿生免移虫蜂王浆一体化生产装置,包括托虫器1、巢础板5、产浆框7、产浆条8,其特征在于,巢础板5上均匀排列有正六角形的巢房底座6,巢房底座6内为通孔;托虫器由长条形矩形板1、把手2及圆柱托台3组成,矩形板1的一端设有两个以上均匀分布的圆柱托台3,相邻两个圆柱托台3之间留有一个圆柱托台的位置,圆柱托台端面4的二分之一与矩形板1相连,另二分之一突出在矩形板外,矩形板1的另一端设置把手2。使用时,两个相同的托虫器将圆柱托台端面4突出部分与另一矩形板1拼接成一整体后,所有圆柱托台3均匀排列,并能插入巢础板5中巢房底座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0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多功能养蜂箱
- 下一篇:一种防洒漏式鸽子喂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