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联聚丙烯双层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0768.3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1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管子现;李白千;彭晓翊;王军;秦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企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聚丙烯 双层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联聚丙烯双层复合管。
背景技术
聚丙烯由于原材料来源丰富、密度小、价格低等优点成为最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聚丙烯管材由于密度小、无毒、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聚丙烯具有刚性较差,制品表面耐摩擦性不佳,高温下易软化等问题。对于工业上高温泥浆等摩擦性特殊流体的输送,传统聚丙烯管材则不再适用。
聚丙烯交联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树脂的刚性、表面摩擦性以及提高材料热变形温度。对于聚丙烯管材,交联改性能够有效提高管材耐磨擦性以及耐热性能。
专利CN101158423A公开了一种硅烷交联聚丙烯管,可以用于石油、天然气等特殊流体的输送。但由于聚丙烯交联后脆性变差,管材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双层复合管,既能够满足高温摩擦性特殊流体输送的要求,又进一步提高管材抗冲击等综合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联聚丙烯双层复合管,由内向外依次为交联聚丙烯层和抗冲击聚丙烯层。
交联聚丙烯层与抗冲击聚丙烯层的厚度比例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优选为1:1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交联聚丙烯双层复合管兼具抗冲击聚丙烯管材耐冲击、长期使用的特点和交联聚丙烯耐摩擦的优点,并且由于内层交联聚丙烯层与外层抗冲击聚丙烯层的基体材质相近,热膨胀系数基本相同,内外层管不会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分离。既满足了对温度较高、摩擦性较大的流体的输送要求,又可保证管材的耐冲击特性,扩展了管材的使用范围,延长了管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交联聚丙烯双层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交联聚丙烯层;2,抗冲击聚丙烯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交联聚丙烯双层复合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交联聚丙烯层1和抗冲击聚丙烯层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交联聚丙烯的种类、抗冲击聚丙烯的种类、交联聚丙烯的角度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设定。其中,交联聚丙烯优选过氧化物交联聚丙烯、硅烷接枝交联聚丙烯或辐射交联聚丙烯;抗冲击聚丙烯优选无规共聚聚丙烯、高抗冲β晶型聚丙烯或玻纤增强聚丙烯;本实用新型的交联聚丙烯交联度不低于15%(优选为15~40%)。管的制备采用常规方法,比如挤出成型。现给出3种技术方案如下:
(1)交联聚丙烯层1采用过氧化物交联聚丙烯材料挤出成型,交联度为15%。抗冲击聚丙烯层2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挤出成型。交联聚丙烯层1与抗冲击聚丙烯层2的厚度比例为1:10。
(2)交联聚丙烯层1采用硅烷接枝交联聚丙烯材料挤出成型,交联度为40%。抗冲击聚丙烯层2采用高抗冲β晶型聚丙烯材料挤出成型。交联聚丙烯层1与抗冲击聚丙烯层2的厚度比例为1:1。
(3)交联聚丙烯层1采用辐射交联聚丙烯材料挤出成型,交联度为30%。抗冲击聚丙烯层2采用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挤出成型。交联聚丙烯层1与抗冲击聚丙烯层2的厚度比例为1:5。
对实施例1各方案的交联聚丙烯双层复合管进行测试。其中管材内层摩擦系数为0.006~0.025g/500r(按GB/T5478-2008方法测定,60r/min,cs10磨轮,1000g),管材纵向回缩率为0.4~1.9%,维卡热变形温度为74~95℃,通过95℃、静液压应力4.37MPa、165h静液压测试(高于国家标准“95℃、静液压应力3.8MPa、165h”15%),落锤冲击试验样品无损坏。
本实用新型聚丙烯复合管,内层交联聚丙烯管满足高温摩擦性流体的运输要求,外层高抗冲聚丙烯管满足管材耐冲击、长期使用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企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企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0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组装配重块
- 下一篇:一种液压用弹性通舱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