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延时型扩散炉用石英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20248.2 | 申请日: | 2015-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2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汇源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31/16 | 分类号: | C30B3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延时 扩散 石英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领域,涉及一种二极管芯片制备用扩散炉组件,具 体涉及一种混合延时型扩散炉用石英管。
背景技术
扩散炉是半导体生产线前工序的重要工艺设备之一,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 分立器件、电力电子、光电器件和光导纤维等行业的扩散、氧化、退火、合金 及烧结等工艺。扩散炉与其内的石英管相配合,常用于半导体硅片的高温扩散, 进而生产得到芯片。
目前在扩散工艺中,扩散源主要分为气态源、液态源和纸源,纸源涂覆扩 散目前已经成为主流技术手段。在纸源扩散工艺中,扩散炉用石英管设置在扩 散炉的腔体内,并通过加热扩散炉来升温,其中石英管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分别 用于通入多种高纯气体的进气口,石英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排出多余气体的 排气口。在扩散工艺过程中,待扩散的硅片置于石英管中央,石英管在扩散炉 的腔体内升温至1250℃,多种高纯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管内,并与扩散源在高温 下反应并扩散进入硅片内,多余的气体则从排气口排出。然而,从进气口通入 的多种高纯气体间密度差异较大,在进入管内后便形成层流,即密度小的气体 在最上面,并且从上到下气体的密度依次增大,如氮气在上面,氧气在最下面。 这些混合不均的气体在遇到硅片后,反应速度及扩散速度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导致扩散源在硅片的上、下部分扩散浓度不均;此外,硅片的直径越大,扩散 源在硅片上浓度的离散性越大。上述情况最终都将影响芯片的良品率。
另外一种喷淋式通气方法虽然解决了反应气体产生层流的问题,但是所有 气体只由一根进气管通入到炉膛内,这就需要在一根进气管上加工上多个进气 口并连接外置的气源,但是由于进气管通常由石英或者碳化硅制成,因此在加 工时就需要单独的模具,并且需要经常更换,造成成本的加大,且费时费力。
由于进气管与硅片距离较近,因此气体在接触硅片时往往不能充分混合, 从而会影响扩散反应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延时型扩散炉用石英 管,通过对传统喷淋式通气进行改进,既解决了产生层流的问题,又能够降低 成本,并且能够保证气体在与硅片接触前能够混合均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混合延时型扩散炉用石英管,包括具有一个内腔的 管体,管体内置有石英舟,石英舟上均匀排列有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 体的一端顶部并排设置有两个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均连通有进气管,分别为N2进气管和O2进气管,每个进气管从管体内通向管体的另一端且管端封闭,位于 管体内的进气管下表面均匀开设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气管与硅片间位置处的管 体内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与管体内水平截面大小一致,隔板上均匀开设有透 气孔;所述的管体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气口,排气口连通有排气管,排气 管从管体内通向管体的另一端且管端封闭,位于管体内的排气管上表面均匀开 设有排气孔。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进气孔和排气孔的直径为0.5~1.5mm。
进气管和排气管均为碳化硅材料制成。碳化硅材料化学稳定性好,使用寿 命长。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传统的喷淋式通气,传统的喷淋 式通气只由一根进气管进气,本实用新型由两个进气管独立进气,避免了进气 管制作时需要单独开模,减小了成本;喷淋式设计,磷源在硅片上浓度的离散 性小,提高了芯片的良品率;可以避免气体层流的产生,进气管和排气管均能 够横跨整个硅片区域,气体可以自上向下流动,流动更加均匀,磷源能够更好 的在硅片上扩散。但是由于采取喷淋式通气,进气管与硅片间距离小,气体在 接触硅片时还不能够混合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进气管与硅片之间加入隔板, 气体在遇到隔板被阻后形成压力差,而这一压力差使得多种气体间发生相互扰 动,在扰动过程中相互混合,就达到了混合延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视图;
图中:1、管体2、石英舟3、硅片4、N2进气管5、O2进气管6、 进气孔7、排气管8、排气孔9、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汇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汇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0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苯硫醚超细旦纤维生产设备
- 下一篇:采用复合材料的蓝宝石长晶炉侧保温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