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0103.2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关明杰;李君彪;孙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9/04 | 分类号: | E04G9/04;B32B9/02;B32B9/04;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采用速生杨木单板制造的易脱模的新型建筑模板,属于木材加工行 业中的人造板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胶合板建筑模板应用较多,但胶合板质量较差,产量不大,此外,工程建设中对面 板材料要求较高,因而胶合板在工程建设中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新型建筑模板,解决 面板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等技术难关,将拓展胶合板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同时也符合施 工技术发展的需要。杨木成材快,价格低廉,资源丰富,但存在较多缺点,采用传统胶合板 生产工艺时,生产中常发生结构缺陷及杨木产品的力学性能较差,因此其应用较有限,多用 作非结构用材。采用酚醛树脂浸渍密实化对杨木单板进行改性处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杨木单 板的强度,增强其表面性能等,使单板本身的性能提高到中等以上硬阔叶材的性能,可用作 工程材料的增强单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扩展了杨木胶合板的应用范围,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本发明针对建筑模板应用现状,结合杨木单板密实化处理改性提高强度 同时,增强其表面硬度和防水性,利于水泥浇注的脱模,研究设计了一种易脱模的新型建筑 模板的产品。
发明内容
1.一种新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该新型建筑模板由上至下依次由表层板、芯层板、 底层板组成,每层之间都施有酚醛树脂胶,其中所述表层板和底层板均由5-7层厚度为 1.0-2.0mm,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密实化处理后密度为0.5-0.6g/cm3的杨木单板构成;所述芯层 板由5层厚度为2.0mm的杨木单板构成;将上述三层板组坯热压制成新型的建筑模板。
2.所述表层板、底层板中的单板需采用分子量400以下的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常压浸渍处 理,单板浸渍后的绝干增重率为20-40%,浸渍后的单板加压密实化至密度0.5-0.6g/cm3,再 涂酚醛树脂胶压制成表层板和底层板。
3.所述芯层板由5层厚度为2.0mm的杨木单板构成,采用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其固 含量为48-56%,pH值为11-13;涂胶量280-350g/m2,涂胶后单板含水率为8-10%。
4.将表层板、芯层板、底层板组坯热压成板,热压温度130-135℃,压力1.2-1.5MPa, 时间1.3-1.5min/mm。
5.5-7层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密实化处理的杨木单板制成的表层板和底层板,5层杨木单板 制成的芯层板,经以上三层板复合热压制成易脱模的新型建筑模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将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密实化处理的厚度为1.0-2.0mm的5-7层杨木单板压制成表层板 1和底层板3;
2.采用厚度为2.0mm的5层杨木单板为芯层单板,涂以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组坯为芯 层板2;
3.将上述表层板1、芯层板2和底层板3施以酚醛树脂胶,依次组坯后热压制成新型建 筑模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底层板为四纵三横结构的建筑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底层板为四纵二横结构的建筑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表/底层板为三纵二横结构的建筑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1)表层板1和底层板3:将4张厚度为1.0mm,3张厚度为2.0mm的杨木单板,用 分子量分布为400以下的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常压下浸渍,浸渍时间为60min,浸渍后的单板 干燥至含水率6-8%,涂以酚醛树脂胶,涂胶量280g/m2,按图1所示,采用四纵三横的组坯 方式热压制成表层板1和底层板3,热压温度145℃,压力1.2MPa,时间1.0min/mm;
步骤2)芯层板2:采用5层的杨木单板,厚度2.0mm,单板无缺陷;每层杨木单板涂以 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20g/m2,陈放待用,无需热压成整板;
步骤3)复合工艺:将表层板1、芯层板2和底层板3单板表面涂以酚醛树脂胶,由上至 下依次组坯后热压,热压温度130℃,压力1.5MPa,时间1.3-1.4min/mm,制成建筑模板,成 品厚度控制在21-24±0.8mm。
建筑模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0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