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20010.X | 申请日: | 2015-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季月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金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C1/18 | 分类号: | E06C1/18;E06C1/39;E06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折叠梯子。
背景技术
折叠梯子包括上端相互铰接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第一梯架 和第二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坐板和第二坐板,第一坐板和第二 坐板在梯子完全打开的时候才能够平整的拼接在一起便于施工人 员坐在上面施工,在梯子没完全打开时,第一坐板和第二坐板之 间具有较大的夹缝,不便于人坐。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之间在下 方设置有拉绳以防止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张开过大造成事故。可 见,现有的折叠梯子适用范围很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折叠梯子,目 的在于提高梯子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梯子,包括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梯架的上端和第二梯架的上端铰接,所述梯子的上端还铰 接有坐板,所述第一梯架上铰接有用于支撑坐板的第一支撑杆, 所述坐板外端部的侧壁上具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端部 具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坐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坐板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横向排列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梯架上铰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 的铰接端的相对端具有连接孔,所述第二梯架上具有长条形的调 节孔,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穿过连接孔和调节孔的螺栓固定在所 述第二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梯架的宽度小于第一梯架的宽度,所述 第二梯架铰接在第一梯架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上设置有多根自上向下 排列的横杆,最上端的横杆和梯子顶端之间具有容纳所述坐板的 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在所述第一梯架的中部,所 述调节孔的下端处于所述第二梯架的下端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梯子,由于坐板是由一块板构 成,没有缝隙,不管梯子展开的角度都能够保持较好的平整度, 提高梯子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梯子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梯子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 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 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 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梯子,如图1、图2所示,包括第 一梯架100和第二梯架,第一梯架100的上端和第二梯架的上端 铰接,梯子的上端还铰接有坐板300,第二梯架的宽度小于第一 梯架100的宽度,第二梯架铰接在第一梯架100内侧,坐板300 铰接在第二梯架的内侧,这样第一梯架100、第二梯架和坐板300 可以相互折叠。
第一梯架100上铰接有用于支撑坐板300的第一支撑杆110, 第一支撑杆110铰接在第一梯架100的上端部,第一支撑杆110 的外端部具有通孔,坐板300外端部的侧壁上具有螺纹孔,第一 支撑杆110通过螺钉固定在坐板300上。当需要使用坐板300, 参阅图1,将通孔对准螺纹孔并用螺钉固定,这样第一支撑杆110 就支撑住坐板300使施工人员便于坐在上面施工。坐板300的侧 壁上具有多个横向排列的螺纹孔,一般3个螺纹孔可以满足需求, 梯子展开的角度越大,通孔连接的螺纹孔越往外,图1中通孔连 接最外端的螺纹孔表示梯子展开处于最大角度。
第一梯架100上铰接有第二支撑杆120,第二支撑杆120的 铰接端的相对端具有连接孔,第二梯架上具有长条形的调节孔 210,第二支撑杆120通过穿过连接孔和调节孔210的螺栓固定在 第二梯架上。第二支撑杆120铰接在第一梯架100的中部,调节 孔210的下端处于第二梯架的下端部。其中调节孔210可以通过 多个纵向排列的螺纹孔替代,当坐板300上的螺纹孔为3个时, 第二梯架上的螺纹孔也对应设置3个,当梯子展开特定角度,连 接孔能够对准相应的螺纹孔,通孔对准相应的螺纹孔使坐板300 水平。第二支撑杆120支撑第一梯架100和第二梯架,使第一梯 架100和第二梯架展开角度固定,防止第一梯架100和第二梯架 展开非人为扩大,防止事故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金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金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0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石英石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全液压混合动力起重机的中心回转柱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