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桃加工用高效清洗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19611.9 | 申请日: | 2015-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闫昌宾;王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贾汪区滨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12/02 | 分类号: | A23N12/02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桃 工用 高效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桃种植机械,具体是一种油桃加工用高效清洗机。
背景技术
油桃,学名桃驳李。油桃是普通桃(果皮外被茸毛)的变种,是一种果实作为水果的落叶小乔木,油桃源于我国,在亚洲及北美洲皆有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野生的油桃,当地称为李光桃,它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跟普通桃基本一样。“桃驳李”被认为是一种把桃树嫁接至同属的李树后所结的果子,又或者是桃和李的杂交种,“所以”外表像李子一样光滑,但味道和口感都跟桃子相似。我国的油桃生产起步较晚,早期的品种多引自欧美,味道较酸,由于不太符合东方人的消费习惯,在生产上的影响有限,也给人们留下了“油桃是酸的”的印象。在油桃种植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油桃进行清洗和筛选,目前没有将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机械,对油桃的生产效率产生了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桃加工用高效清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桃加工用高效清洗机,包括机体和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机体上侧左端,机体内部中段水平设有抽拉隔板,抽拉隔板将机体分为上下两个腔体分别为上侧的清洗腔和下侧的筛选腔,抽拉隔板下侧前后都设有滑轨,滑轨固定在机体内壁上,抽拉隔板左端嵌入机体内部且右端伸出机体外侧,抽拉隔板与机体的接触处设有密封条,抽拉隔板右端外壁上设有把手,清洗腔内部中间位置竖直设有转轴,转轴外壁上左右对称设有清洗棒,清洗棒外壁上包裹有清洗毛刷,转轴顶端伸出机体外侧并与驱动电机连接,清洗腔内部下侧左右都设有超声波清洗器,机体内部上侧水平设有喷洗管,喷洗管右端连接有进水管,喷洗管下侧外壁上左右均匀设有五个清洗喷头,清洗腔左下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筛选腔内部下侧倾斜设有筛网,筛选腔左侧设有进风管,进风管左侧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左端通过管道连接鼓风机,筛选腔右侧内壁上设有紫外线消毒灯,筛网右端通过导料板连接大油桃收集箱,筛选腔下侧设有出料槽,出料槽上表面铺设有减震橡胶层,出料槽底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槽下侧设有小油桃收集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棒上下设有四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上都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紫外线消毒灯外侧设有灯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槽的形状为V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橡胶层的厚度为10-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清洗机时,将油桃由进料斗放入机体内部,将抽拉隔板塞入机体内部,加入清洗液对油桃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超声波清洗器工作对油桃进行超声波清洗,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清洗棒旋转对油桃进行刷洗,转动中的清洗棒使得刷洗更为充分,提高了清洗效果,清洗结束后,将清洗废液由排水管排出,清水进入喷洗管中由喷头喷出对油桃进行冲洗,将油桃上粘附的清洗液冲去,保证了清洗效果,清洗结束后,只需将抽拉隔板抽出,油桃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进入筛选腔中进行筛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油桃经过清洗后下落至筛选腔内部,紫外线消毒灯对油桃进行紫外线消毒,鼓风机和加热装置工作往筛选腔内部鼓入热风对油桃进行热风烘干,便于后期储藏和运输,筛网对油桃进行大小筛选,大油桃收集箱和小油桃收集箱对大小不同的油桃进行收集,无需人工筛选,提高了油桃的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集油桃清洗和筛选功能于一体,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油桃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油桃加工用高效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贾汪区滨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贾汪区滨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9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