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19243.8 | 申请日: | 2015-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5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昌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和环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压机使用后的废油及研磨清洗工序所排出来的油水混合形成含油废水。空压机中的废油一般包括烷烃、环烷烃、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等有机物,其浓度可以用BOD(生化需氧量)或COD(化学需氧量)表示,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CO2等,需要消耗氧气,降低水中的溶氧量,使水体丧失饮用价值,影响鱼类的生存,甚至窒息死亡;当水中的溶解氧耗尽后,水中厌氧菌就发展,有机物就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甲烷、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由于含油废水多含有难以降解COD(化学需氧量)有机物成分,生化性差,因此不能直接进行生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处理有机物污染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槽、一级油水分离槽、凝集反应槽、气浮除油槽、二级油水分离槽、填料厌氧槽、填料好氧槽,MBR槽和巴歇尔槽;所述原水槽内收集有含油废水;所述气浮除油槽内设有除渣机和臭氧供给组件,所述除渣机用于去除上浮的油渣,所述臭氧供给组件向下沉的含油废水供给微臭氧气泡;所述填料好氧槽内设有填料,所述填料上设有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所述MBR槽内设有微滤膜或超滤膜,所述微滤膜或超滤膜内收容有高浓度的生物体。
优选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同时与所述气浮除油槽、填料厌氧槽,填料好氧槽和MBR槽连接的污泥浓缩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气浮除油槽采用微臭氧气泡发生技术,并利用其加压上浮,从而实现对油和悬浮物等污染物的分离。上浮的油渣采用除渣机进行去除,微臭氧气泡对有机物中难分解性的COD等进行分解,臭氧兼有除臭的功效。填料好氧槽利用微生物填料对难分解的含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含油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以下是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原水槽10、一级油水分离槽21、一级凝集反应槽31、二级凝集反应槽32、气浮除油槽40、二级油水分离槽22、填料厌氧槽50、填料好氧槽60、MBR槽70、巴歇尔槽8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槽10、一级油水分离槽21、凝集反应槽30、气浮除油槽40、二级油水分离槽22、填料厌氧槽50、填料好氧槽60,MBR槽70和巴歇尔槽80;所述原水槽10内收集有含油废水;所述气浮除油槽40内设有除渣机和臭氧供给组件,所述除渣机用于去除上浮的油渣,所述臭氧供给组件向下沉的含油废水供给微臭氧气泡;所述填料好氧槽50内设有填料,所述填料上设有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所述MBR槽60内设有微滤膜或超滤膜,所述微滤膜或超滤膜内收容有高浓度的生物体;所述巴歇尔槽70内加入有次氯酸钠,经过巴歇尔槽70处理的含油废水最终通过出水口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凝集反应槽30内加入有混凝剂、助凝剂和氢氧化钠;具体的,凝集反应槽30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凝集反应槽31和二级凝集反应槽32,所述一级凝集反应槽31加入有氢氧化钠和聚合氯化铝,所述二级凝集反应槽32加入有聚丙烯酰胺。加入的氢氧化钠能将一级凝集反应槽31的pH值调整到8~9之间,加入的聚合氯化铝做混凝剂使用,加入的聚丙烯酰胺做助凝剂使用。
含油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同时与所述气浮除油槽40、填料厌氧槽50,填料好氧槽60和MBR槽70连接的污泥浓缩槽。污泥浓缩槽用于收集气浮除油槽40产生的浮渣及填料厌氧槽50、填料好氧槽60和MBR槽60产生的剩余污泥。浮渣和污泥经厢式压滤机脱水处理后外运,厢式压滤机的滤水回流至原水槽10、填料厌氧槽50和填料好氧槽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和环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协和环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9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工业无机污水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