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光追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6725.8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8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石坤;白建波;陶卫东;彭俊;罗朋;王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光 追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光追踪装置,属于光伏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早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方法之一。目前,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运用最多的主要有:扰动观察法、增量电导法、恒定电压法。而这些方法主要都是在不改变组件方位角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电路的调节来达到光伏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点,并不能增加光伏组件接受到的辐照度。
组件发电量的多少和发电效率与辐照度有重大关系,而方位角决定着组件的排布方式,从而决定着组件单位面积接收的辐照量,在组件正对着太阳时,组件单位面积接收的辐照度最大,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也最大,能更加有效的利用太阳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太阳光追踪装置,该装置使得光伏组件随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使组件正对着太阳,提高光伏组件的辐照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太阳光追踪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系统操作单元、存储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型号为SAA7750的ARM芯片;
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光敏电阻,所述若干个光敏电阻封装在一个密封装置中,所述光敏电阻输出端口分别与ARM芯片相连接;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四个继电器、一个垂直方向电机和一个水平方向电机,所述一个继电器控制一个电机的转动方向,每个电机有正反两个转动方向,所述继电器连接ARM芯片;
所述系统操作单元包括RTC时钟触发器和触摸屏显示器,分别都与ARM芯片连接;所述RTC时钟触发器用于控制系统的开启和关闭,触发继电器工作,控制两个电机的转动时间间隔;所述触摸屏显示器用于调试系统状态,实时显示相关信息;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储存系统设置的程序,与ARM芯片连接。
上述密封装置为顶端带有圆孔的不透光圆型装置。
上述光敏电阻分为四组,排布在同一平面上,四个方向各设置一组,每组有连个光敏电阻并联,四组电阻封装围成一个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通过对光电传感器的设计,提高追光装置对太阳光变化感应的灵敏度。
2、通过操作系统设置程序,使追光装置自动开启、关闭、切换工作模式,提高系统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是光电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光敏电阻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光追踪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2、信号处理单元1、系统操作单元4、存储单元3和执行单元5;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型号为SAA7750的ARM芯片;
所述光电传感器2包括光敏电阻2-1,所述若干个光敏电阻封装在一个密封装置2-2中,所述光敏电阻2-1输出端口分别与ARM芯片相连接;
所述执行单元5包括四个继电器5-1、一个垂直方向电机5-2和一个水平方向电机5-3,所述一个继电器5-1控制一个电机的转动方向,每个电机有正反两个转动方向,所述继电器5-1连接ARM芯片;
所述系统操作单元包括RTC时钟触发器4-1和触摸屏显示器4-2,分别都与ARM芯片连接;所述RTC时钟触发器4-1用于控制系统的开启和关闭,触发继电器5-1工作,控制两个电机的转动时间间隔;所述触摸屏显示器4-2用于调试系统状态,实时显示相关信息;
所述存储单元3用于储存系统设置的程序,与ARM芯片连接。
如图2所示,上述密封装置2-2为顶端带有圆孔2-3的不透光圆型装置。
如图3所示,上述光敏电阻2-1分为四组,排布在同一平面上,四个方向各设置一组,每组有连个光敏电阻并联,四组电阻封装围成一个正方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6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