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筒液压后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6397.1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7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颜幼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晋江市东石耐特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赵慧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筒 液压 减震器 | ||
1.一种双筒液压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后减震器包括
一上接头,用于连接车架;
一下接头,用于连接车桥;
一弹簧下座,固定连接下接头;
一弹簧上座,固定连接上接头;
一减震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下座和弹簧上座之间;
一减震橡胶,固定连接在弹簧上座的下端面上;以及
一减震主体,套设于减震弹簧内且其下端穿设于弹簧下座内并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具有一由减震主体内向上凸伸的活塞杆及一与活塞杆同轴设置的缓冲橡胶,所述活塞杆穿过缓冲橡胶、减震橡胶和弹簧上座后与上接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液压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内分别适配装设有包胶钢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液压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橡胶和缓冲橡胶分别由耐油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液压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橡胶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朝向上接头设置并与上接头紧密配合,所述第二轴孔朝向下接头设置并于其内同轴套接有一第二六角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液压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主体与下接头之间还设有O型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液压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主体还包括储油缸筒、工作缸筒、底阀座、第一六角螺母、垫圈、活塞组件、垫口圈、导向套、油封和封口垫圈;
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螺接第一六角螺母,所述活塞杆由下至上依次同轴连接垫圈、活塞组件、垫口圈、导向套、油封和封口垫圈并穿过储油缸筒顶端向上凸伸;
所述底阀座紧密配合于工作缸筒的底端,所述导向套紧密配合于工作缸筒的顶端;
所述储油缸筒套设于工作缸筒外并与下接头紧密连接,所述封口垫圈抵接于储油缸筒的顶端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筒液压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一个活塞环、三个复原阀片以及两个第一压缩阀片,三个所述复原阀片层叠且同轴设置在活塞环与垫圈之间,两个第一所述压缩阀片层叠且同轴设置在活塞环与垫口圈之间,所述活塞环上下贯通设有伸张阀和流通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筒液压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座包括底阀座体、补偿阀螺母、补偿阀弹簧、补偿阀片、补偿阀垫片、压缩阀螺杆、第二压缩阀片及压缩阀垫片,所述底阀座体上下贯通设有补偿阀、压缩阀和定位孔,所述补偿阀螺母设置在底阀座体的上方,所述压缩阀螺杆由下至上穿过定位孔并连接补偿阀螺母,所述补偿阀垫片、补偿阀片和补偿阀弹簧由下至上依次同轴套接于补偿阀螺母与底阀座体之间,所述第二压缩阀片和压缩阀垫片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套接于压缩阀螺杆和底阀座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双筒液压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橡胶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胶孔和第二胶孔,所述第二胶孔朝向上接头设置且其直径大于第一胶孔的直径,且所述第二胶孔外围的缓冲橡胶上设有三个开口槽,三个所述开口槽均匀间隔布置,相邻两开口槽之间为一横截面形状为扇环形且纵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缓冲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晋江市东石耐特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晋江市东石耐特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63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 下一篇:汽车门把手防异响自润滑扭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