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纱团自动切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15115.6 | 申请日: | 2015-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1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蒋红卫;周建东;邹富良;李辉;沈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04 | 分类号: | B26D1/04;B26D5/08;B26D5/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团自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纤维生产领域,有一种特殊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开刀纱。此类产品根据后道生产的需要,必须在此种纱的生产过程中对纱团进行对切开形成块状。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的是人工使用锯条进行切割以达到对纱团的对切处理。而此种采用人工使用锯条切割操作存在如下缺点: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环境差,员工劳动强度大,同时使用锯条时对纱线有一定损伤。不利于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分割纱团时,需要人工采用锯条进行纱团切割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实现前述产品纱团的自动切割,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纱团专用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团自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切割装置、驱动装置、纱团托架,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对称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移动轨道,每根移动轨道配置一套切割装置,所述的切割装置与所述的移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的切割装置对称分布,且所述切割装置的切割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并且所述的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的切割装置固接,保证所述的切割装置沿移动轨道滑动;所述的纱团托架安装在所述的底座上方,并且所述的纱团托架两侧对称设置用于分割纱团的切割缺口,两个所述的切割缺口所在的水平面与两个所述的切割装置的切割刃所在的水平面重合。
所述的切割装置包括安装架、驱动件、变速箱和带切割刃的切割件,所述的安装架与所述的移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的驱动件的驱动轴与所述的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的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与所述的切割件安装轴连接,实现动力传递。
所述的驱动件为电机。
所述的切割件为带切割刃的切割刀片。
所述的纱团托架包括上圆弧件、下圆弧件和端盖,所述的上圆弧件和所述的下圆弧件通过连接件拼成空心的圆弧结构,并且圆弧结构的中心轴与移动轨道平行;上圆弧件的下边沿与下圆弧件的上边沿之间的间隙作为用于等分切割纱团的切割缺口;所述的纱团托架一端通过端盖封口,所述的端盖与底座上的立柱固接。
所述的纱团托架的两侧的切割缺口与圆弧结构的中心轴所在的平面重合。
所述的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切割装置的安装架固接。
本发明关键点通过设计纱团挂放装置,根据纱团直径大小在中间水平位置二端开口,在切割横向移动方面通过气缸来带动,气缸伸缩带动切割结构的驱动装置和变速箱稳定移动,从而实现将纱团切开的目的。本发明在实现技术方案目的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纱团二等分切开,本专利申请通过使用两组切割结构对纱团进行切割以实现上述目的,根据纱团直径大小设置纱团托架两侧切割缺口(即中间水平位置二段开口)的位置,为更大的提高使用效率,本专利申请装置设计成可同时容纳放置2个纱团,并同时满足二组刀片切割的状态。通过在纱团切割结构上设置驱动装置以控制其切割操作,同时为更好的实现纱团对切,切割速度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在切割结构驱动装置端加装变速箱,以达到稳定切割速度的效果。在切割横向移动方面通过气缸来带动。气缸伸缩带动切割结构的驱动装置和变速箱稳定移动,从而实现将纱团切开的目的。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人先将2个纱团挂放到托架上,开启启动开关,驱动装置带动切割结构运转,切割结构沿着移动轨道移动,切割结构接触纱团后将其对分切开,驱动装置收回,完成切割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2、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原来1个纱团锯2次,现在一次就可切割2个纱团;3、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切割只需一键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5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