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13165.0 | 申请日: | 2015-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礼;王祯;苏伟;施威;商耀兆;张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00 | 分类号: | E01D2/00;E01D19/00;B61B5/00;B61B5/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宁宁 |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城际 铁路 连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轨道的高架桥梁跨越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
背景技术
简支结构U型梁很难适用于小半径曲线的线路情况,且梁体长度较短,一般为30m以下,无法适应道岔区不设伸缩缝的要求。若采用上承式的箱型截面连续结构,虽然可以适用于道岔区和小半径曲线的情况,但其结构高度大,空间利用率低,景观性差,没有降噪能力,需要设置较高的声屏障,而且若列车脱轨,列车容易冲出桥梁,形成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特定局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实现了城际铁路U型梁适用于小半径曲线和道岔区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该U梁为连续结构,由两端的边跨和中间的一个或多个中跨组成,边跨和中跨连成一体,两个边跨的外端部由边墩支撑;边跨和中跨的连接处,及相邻两个中跨的连接处由中墩支撑;U梁的梁体由底板、两侧对称设置的腹板及腹板顶部的上翼缘板组成,在底板上连接有双线或单线的承轨台,沿梁长方向固定有供电装置、牵引变及电力电缆支撑体、通信及信号光电缆支撑体,牵引变及电力电缆支撑体置于腹板的内侧电缆支架上或置于底板上,通信及信号光电缆支撑体置于底板上或置于腹板的内侧电缆支架上;上翼缘板顶部固定有声屏障或人行道栏杆。
所述的边跨和中跨的跨度均在15~40米之间。
所述的供电设备是安装在上翼缘板上,或是安装在底板上的接触网。
所述的上翼缘板的宽度为0.5~1.5米。
所述的上翼缘板的顶面与底板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2米。
所述的上翼缘板的顶部与站台面等高,方便乘客上下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采用连续的梁体构造,利用底板支撑轨道及列车,降低了桥上轨道标高和线路整体高度,且降噪性能好,减小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能防止列车脱轨后冲出桥梁,防列车落桥安全性好,结构可兼做桥面附属构造,结构利用率高,同时梁长可达300m以上,可以满足道岔区不设伸缩缝的要求,适用于城际铁路15~40米跨度的连续桥梁,特别是线路位于小半径曲线上或桥上有道岔的情况,且综合经济性好,实用性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供电装置2:上翼缘板
3:牵引变及电力电缆支撑体
4:通信及信号光电缆支撑体
5:底板6:承轨台
7:列车8:腹板
9:声屏障或人行道栏杆
10:边跨11:中跨
12:边墩13:中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为双线U梁,梁体由底板5、两侧对称设置的腹板8及腹板8顶部的上翼缘板2组成。底板和两侧腹板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底板5上设置有承轨台6,列车7在承轨台6上通过。承轨台6为上行和下行两组。
梁体内部沿梁长方向固定有供电装置1、牵引变及电力电缆支撑体3和通信及信号光电缆支撑体4。供电设备1是接触网系统,接触网支柱立于上翼缘板2上。牵引变及电力电缆支撑体3置于腹板8的内侧电缆支架上或置于底板5上,通信及信号光电缆支撑体4置于底板5上或置于腹板8的内侧电缆支架上。
在站台处,上翼缘板2的顶部与站台面等高,方便乘客上下车。
上翼缘板2的顶面与底板5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2米。
上翼缘板2的宽度为0.5~1.5米,上翼缘板2顶部固定有声屏障或人行道栏杆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城际铁路用连续U梁也为双线U梁,承轨台6为上行和下行两组,供电设备1是接触网系统,接触网支柱立于底板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3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糖、利心的食品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LED护栏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