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无人值守停车收费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12568.3 | 申请日: | 2015-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0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余长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特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 地址: | 4007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无人 值守 停车 收费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收费系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无人值守停车收费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汽车数量越来越大。车主开车到达目的地之后,需要将车辆停放在公共停车场,公共停车场提供车辆停放管理,一般需要收取车辆停放管理费。现有的停车场收费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在车主驾车到达停车场时需要入口工作人员需要手动发卡并记录进场时间,而在车主驾车离开停车场时出口工作人员手动收卡并计算车辆停放时长,并根据车辆类型计算出停车费用,然后在由车主进行现金缴费。这种传统的停车场收费方式一方面浪费人力且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极易在停车场的出口和入口造成车辆排队拥挤,甚至导致停车场入口附近道路的交通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无人值守停车收费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无人值守停车收费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机、用户终端、云平台、入口闸门和出口闸门,其中:
所述控制主机包括主控模块、网络模块、存储模块、入口闸门控制模块、出口闸门控制模块、入口识别模块和出口识别模块,其中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分析处理信息;网络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以供主控模块通过网络模块连接云平台;存储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以用于存储数据;入口闸门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和入口闸门相连,用于接收主控模块的信号并控制入口闸门的开关;出口闸门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和出口闸门相连,用于接收主控模块的信号并控制出口闸门的开关;入口识别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以用于识别需要进入停车场的车辆信息并上传到主控模块;出口识别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以用于识别需要驶出停车场的车辆信息并上传到主控模块;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云平台并进行通信;
所述云平台用于对控制主机进行登记并实现分别与用户终端和控制主机的通信;
所述入口闸门和出口闸门分别用于控制停车场入口和出口的车辆放行。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闸门控制模块为入口电磁开关,所述出口闸门控制模块为出口电磁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识别模块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相连的入口ETC模块、入口读卡器和入口视频模块,所述出口识别模块包括分别与主控制器相连的出口ETC模块、出口读卡器和出口视频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机或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用户需要停车前,通过登录云平台查看相应停车场的车位信息;用户开车进入停车场时,入口识别模块对车辆进行识别并将相关信息上传到主控模块,并自动将车辆信息同步到云平台;用户需要开车驶出停车场时,出口识别模块对车辆进行识别,然后主控模块计算出所需缴纳的停车费并上传到云平台,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连接云平台并查看需要缴纳的费用信息,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向云平台缴纳费用后,云平台向主控模块发送信号,主控模块再通过出口闸门控制模块控制出口闸门放行。用户或物业管理人员也可提前在手机或电脑上操作交费和月租续费,云平台将用户交费信息同步回主控模块,用户开车驶出停车场时,出口模块识别车辆后主控模块查询此车辆已经由云平台交费完成,控制出口闸门放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主机根据剩余车位信息对进入车辆放行,用户可预先通过用户终端完成自助缴费,控制主机再通过缴费信息自动对驶出车辆放行,由此实现了全自动的无人值守停车收费功能,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且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避免了停车场入口、出口出现车辆堵塞的情况;
②本实用新型的入口识别模块和出口识别模块可通过多种识别方式对用户车辆进行识别,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功能更加完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主机、用户终端、云平台、入口闸门和出口闸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特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特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2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