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垃圾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1455.1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1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师范大学;郑坤 |
主分类号: | A47L13/10 | 分类号: | A47L13/10;A47L13/52;B65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1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垃圾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垃圾处理器。
背景技术
现目前家庭地面清洁处理一般都是先采用扫帚将地面垃圾或灰尘扫入簸箕中,然后将垃圾倒入垃圾桶中,最后通过垃圾袋将其包装起来处理掉,其过程较为繁琐,使用不方便,也有家庭采用吸尘器清洁地面,其经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可能快速干净的清理地面灰尘及其他杂物的家用垃圾处理器,其使用方便。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家用垃圾处理器,包括垃圾盛放主体以及扫帚,所述垃圾盛放主体包括杆体以及旋接于杆体底端的L形底座,所述L形底座立面板上设置有一进口,所述L形底座的外侧面底部设置有楔形前铲,所述L形底座立面顶部内侧面由上而下依次铰接有一开口环以及一闭口环,所述扫帚的底部设置有刷毛。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刷毛与扫帚活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扫帚的底部与刷毛连接处设置有一观察板,所述观察板中心位置设置有观察孔或透明面板两者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口及闭口环的底部均为水平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杆体垂直的杆柄,所述扫帚的顶部设置有能够套至于杆柄处的套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体及扫帚上部均设置有防滑杆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家用垃圾处理器,其可以通过开口环以及闭口环直接将垃圾袋固定住,地面灰尘及垃圾可以通过进口在扫帚清扫的时候直接进入垃圾袋,省去了倾倒的几个步骤,操作简单,垃圾盛放主体的杆体是可拆卸式的,其在拆卸以后,可以将开口环及闭口环保持水平状态,整个垃圾盛放主体在安装了垃圾袋以后可以直接作为一个垃圾桶使用,使用具有多样化,在清扫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板看清楚垃圾是否完全进入垃圾袋,设计具有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垃圾盛放主体安装垃圾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垃圾盛放主体安装垃圾袋作为垃圾桶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1-垃圾盛放主体;2-扫帚;11-杆体;12-L形底座;21-刷毛;22-观察板;23-套环;24-防滑杆把;111-杆柄;121-进口;122-开口环;123-闭口环;124-楔形前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家用垃圾处理器,包括垃圾盛放主体1以及扫帚2,所述垃圾盛放主体1包括杆体11以及旋接于杆体11底端的L形底座12,所述L形底座12立面板上设置有一进口121,所述L形底座12的外侧面底部设置有楔形前铲124,所述L形底座12立面顶部内侧面由上而下依次铰接有一开口环122以及一闭口环123,所述扫帚2的底部设置有刷毛21。
其中,所述刷毛21与扫帚2活动连接,该处设计可以使得刷毛21可更换,提高了扫帚2的重复利用价值;所述扫帚2的底部与刷毛21连接处设置有一观察板22,所述观察板22中心位置设置有观察孔或透明面板两者中的一种;所述进口121及闭口环123的底部均为水平状,该设计可以使得垃圾袋在安装后袋口可以很好的与楔形前铲124平面齐平,方便垃圾进入到垃圾袋中;所述杆体11的顶部设置有与杆体11垂直的杆柄111,所述扫帚2的顶部设置有能够套至于杆柄111处的套环23;所述杆体11及扫帚2上部均设置有防滑杆把24。
以上具体实施例提到的一种家用垃圾处理器,其在具体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将垃圾袋从闭口环123一侧套入,并将垃圾袋的边口处环在闭口环123的边沿处,扣压开口环122,闭口环123以及开口环122可以很好的将垃圾袋袋口崩开且固定住垃圾袋,然后将闭口环123以及开口环122放至竖直状态,使得垃圾袋袋口处于开口121处,清扫时,通过刷毛21可以将地面的灰尘及垃圾物清扫进入垃圾袋中,垃圾袋装满以后,直接取出垃圾袋即可处理,其中楔形前铲24可以更加方便使得垃圾进入垃圾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师范大学;郑坤,未经四川师范大学;郑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1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