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栽培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11196.2 | 申请日: | 2015-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缪铭;林冠华;钟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铁汉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栽培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立体绿化植物种植槽的栽培杯,由于杯体是封闭状的导致所种植的植物释放的氧气、水汽并不能很好的扩散到周围环境中,且杯体底部疏通力不足,导致植物在栽培杯底下的根部长期积水,细菌大量繁殖令根部受到细菌的感染而导致腐根且达不到“见干见湿”的养护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立体绿化植物种植槽的栽培杯因杯体底部疏通力不足,导致植物在栽培杯底下的根部长期积水,细菌大量繁殖令根部受到细菌的感染而导致腐根且达不到“见干见湿”的养护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栽培杯的设计方案。
一种栽培杯,包括杯体,还包括多条支撑条,所述多条支撑条连接所述杯体的杯身和所述杯体的底部,所述多条支撑条之间形成若干呈条状的通孔,所述杯体的开口端设有用于搭置在栽培槽两槽边上的杯檐。
具体的,所述杯体的开口端设置呈具有一斜角的开口。
更具体的,所述斜角为30-70°。
作为改进,所述杯檐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手持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向杯体外延伸的固定卡扣。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杯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透水的镂空小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连接杯体的杯身和杯体的底部的多条支撑条,且多条支撑条之间形成若干呈条状的通孔,能够方便植物基质的吸水;(2)在杯体的开口端设有杯檐,这样当栽培杯放置在栽培槽内后,杯檐可搭置在栽培槽的两槽边上,方便固定安装和取出,有效防止栽培杯倾倒,提高了栽培杯的稳定性;(3)在杯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透水的镂空小孔,可防止在栽培杯底部的植物根部因长期积水,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令根部受到细菌的感染而腐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栽培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栽培杯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栽培杯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栽培杯,包括杯体1,还包括多条支撑条2,多条支撑条2连接杯体1的杯身和杯体1的底部,各个支撑条长度可以不一样,多条支撑条2之间形成若干呈条状的通孔3,能够方便植物基质的吸水。杯体1的开口端设有用于搭置在栽培槽两槽边上的杯檐4,并且杯体1的开口端设置呈具有一斜角的开口,能够提高放置有植物的栽培杯的美观度,以及使得植物所释放的水汽能更好的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其斜角为30-7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杯檐4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手持部41,手持部41上设置有向杯体1外延伸的固定卡扣411,在对栽培杯进行拿取时,可直接手握两个手持部就可以对栽培杯进行拿取。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在栽培杯底部的植物根部因长期积水,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令根部受到细菌的感染而腐根,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透水的镂空小孔5。
本实用新型由多条支撑条2之间形成的若干呈条状的通孔3能够方便植物基质的吸水;在杯体1的开口端设有杯檐4,这样当栽培杯放置在栽培槽内后,杯檐4可搭置在栽培槽的两槽边上,有效防止栽培杯倾倒,提高了栽培杯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未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采用公知的成熟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铁汉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铁汉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1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