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轮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0273.2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郭长琛;许清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童时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B60K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器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轮脚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是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亦或者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智能机器人具备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或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多为自整步电动机,类似于筋肉,它们使手或脚动起来,还有一些灯光或声音作为回应。
现有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脚,在其脚的下部安装有轮子,通过轮子带动脚移动,通过左右两轮子的速度差进行转向。然现有轮子的安装结构易导致轮子发生摆动,导致移动和转向不准确,鉴于此,研究一种新防轮子摆动的固定结构非常有必要,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轮脚结构,结构简单,轮子不会摆动,转向和移动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轮脚结构,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驱动装置、固定片和轮子,轮子部分伸出外壳,固定片固定安装在驱动装置和轮子之间,轮子紧挨固定片安装,固定片的大小和位于外壳内的轮子大小对应,固定片开设穿孔,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穿过该穿孔后与轮子相连用于驱动轮子转动。
所述轮子包括左轮壳、右轮壳和橡胶胎面,左轮壳和右轮壳固定后浇筑橡胶胎面,左轮壳的中心形成驱动轴安装孔,右轮壳的中心向外凸出形成供轴承安装的凸轴,轮子靠近外壳的一侧通过轴承安装在外壳形成的轴承座上,轴承座的端面紧挨右轮壳。
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固定片上。
所述固定片的两侧边呈和轮子轮廓对应的弧形。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和码盘,驱动轴为减速器的输出轴,电机安装在减速器上方,用于检测电机轴转速的码盘和电机轴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并改变轮子转速,通过在驱动装置和轮子之间增加固定片,通过该和轮子大小对应的固定片紧挨轮子安装,来限制轮子的摆动,保证轮子转向和移动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轮脚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轮脚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图2A-A向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外壳1,驱动装置2,电机21,减速器22,码盘23,输出轴24,固定片3,间隙31,穿孔32,轮子4,左轮壳41,驱动轴安装孔411,右轮壳42,凸轴421,橡胶胎面43,轴承5,轴承座51,端面5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轮脚结构,包括安装在外壳1内的驱动装置2、固定片3和轮子4。
为了美观性,一般轮子4仅小部分伸出外壳1。驱动装置2和轮子4之间固定安装固定片3。
驱动装置2包括电机21、减速器22和码盘23,减速器22的输出轴24和轮子4相连,通过输出轴24作为驱动轴驱动轮子4转动。电机21安装在减速器22上方,码盘23和电机21的转轴相连,码盘23用于检测电机21轴转速的。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轮子4转动,一般智能机器人均对称安装有左右两个轮脚,两个轮脚上的轮子转速一致时,智能机器人沿直线行走,两个轮脚上的轮子转速不一致时,智能机器人则转向。
其中轮子4紧挨固定片3安装,使轮子4和固定片3之间仅留很小的间隙31,并且固定片3的大小和位于外壳1内部的轮子4大小对应,因此可通过该固定片3来限制轮子4的摆动。为了尽量不改变轮脚的外形,所述固定片3的两侧边32呈和轮子4轮廓对应的弧形。
固定片3开设穿孔32,减速器22的输出轴24穿过该穿孔32后与轮子4相连。为了减少外壳1上的固定结构,直接将上述驱动装置2整体固定安装在固定片3上。
其中轮子4包括左轮壳41、右轮壳42和橡胶胎面43,左轮壳41和右轮壳42固定后浇筑橡胶胎面43。左轮壳41的中心形成驱动轴安装孔411,减速器22的输出轴24安装在驱动轴安装孔411内。右轮壳42的中心向外凸出形成凸轴421,轴承5安装在该凸轴421上,外壳1形成轴承座51,轴承5安装在轴承座51内。轴承座51的端面511紧挨右轮壳42,进一步限定轮子4的摆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童时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童时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0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充气一体式内胎
- 下一篇:咖啡豆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