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支撑杆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9594.0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0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邓鑫;徐华勇;李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0 | 分类号: | B60N2/3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330052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撑杆 收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尤其是一种汽车座椅支撑杆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设置有中排座椅的汽车,其中排座椅通常能够放倒并翻折,以增大车 内载物空间,但座椅在放倒翻折后容易晃动,为此,新设计了一种汽车座椅支 撑杆,方便在座椅放倒翻折后对其进行支撑,解决了座椅放倒后不够稳定的问 题。但当座椅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若汽车座椅支撑杆固定不牢,则容易与汽 车座椅骨架刮碰,产生异响,影响座椅舒适性及行车安全。因此,如何将该汽 车座椅支撑杆收纳并牢靠地锁紧在汽车座椅上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支撑杆收纳装置,能够方便汽车 座椅支撑杆的收纳,并将其牢靠地锁紧在汽车座椅上,避免产生异响。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支撑杆收纳装置,包括整体呈“U”字形的支撑骨架,所述支 撑骨架由底板和位于该底板两端的侧壁合围而成,两块所述侧壁的上端通过锁 销连接,该侧壁上包覆有减震橡胶块。采用以上结构,形成与汽车座椅支撑杆 相配合的闩锁结构,当汽车座椅正常使用时,能够将汽车座椅支撑杆牢靠地固 定在汽车座椅上,并通过减震橡胶块吸收绝大部分冲击载荷,防止发生异响。
为方便装配,并保证减震橡胶块的包覆效果,所述减震橡胶块上设有与侧 壁相适配的卡槽,所述侧壁嵌入该卡槽内。
优选地,两块所述侧壁上设有锁紧孔,减震橡胶块在对应该锁紧孔位置设 有螺钉过孔,并穿设有自攻螺钉,所述自攻螺钉的端部穿过锁紧孔并伸入支撑 骨架内侧,该结构能够将减震橡胶块牢固的固定在两侧侧壁上,防止其脱落。
为方便汽车座椅支撑杆顺利落入收纳装置内,两块所述侧壁的上端向外倾 斜,形成导向部,减震橡胶块在对应导向部位置相应向外倾斜,并在远离支撑 骨架的一侧设有加强凸块,已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撑,保证了收纳装置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锁销具有腰形的截面,相比圆形截面的锁销,其吸收公差的 能力更强,方便与汽车座椅支撑杆配合。
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汽车座椅支撑杆收纳装置,当汽车座椅正 常使用时,能够将汽车座椅支撑杆牢靠地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并防止发生异响, 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强度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骨架与锁销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橡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座椅支撑杆收纳装置,包括整体呈“U”字形 的支撑骨架1,所述支撑骨架1由底板11和位于该底板11两端的侧壁12一体 制成,两块所述侧壁12的上端设有截面呈腰形的锁销2,侧壁12上端在对应锁 销2位置设有U型槽12c,锁销2水平设置,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两侧壁12的 U型槽12c中。
两侧壁12上端均向外侧倾斜,形成敞口的导向部12b,在两块侧壁12上均 包覆有减震橡胶块3,以吸收汽车座椅支撑杆收纳时以及行车过程中的冲击载 荷,防止由于汽车座椅支撑杆与座椅骨架刮碰而产生异响。
图3示出了该减震橡胶块3的具体结构,其整体形状与侧壁12相应,在该 减震橡胶块3的竖直方向上设有卡槽31,装配时,支撑骨架1的两侧侧壁12由 下往上嵌入该卡槽31中,减震橡胶块3上端盖住两侧壁12的U型槽12c,将锁 销2进一步紧固在U型槽12c内。减震橡胶块3在对应侧壁12的导向部12b位 置相应向外倾斜,并在远离该导向部12b的外侧侧面设有加强凸块3b。
结合图2可以看出,为使减震橡胶块3与支撑骨架1紧密贴合,两侧壁12 中部设有锁紧孔12a,减震橡胶块3在对应该锁紧孔12a位置设有螺钉过孔3a, 利用两颗自攻螺钉4由外向内分别穿过两侧螺钉过孔3a和锁紧孔12a,并伸入 两侧壁12内侧,实现减震橡胶块3与支撑骨架1的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 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 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9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肝原代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 下一篇:高抗冲高透明环保阻燃聚氯乙烯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