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重锤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9317.X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4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平;徐靖;李帅波;匡祉桦;王晓杰;崔恒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20 | 分类号: | B65G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重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锤阀,特别是一种预热器下料管上实现锁风下料的自动重锤阀。
背景技术
预热器下料管上重锤阀的作用是锁风、防止热风上窜,又要保证物料顺利通过,故要求具有良好的扇动性。现有的重锤阀利用杠杆原理和重锤与物料的平衡来实现阀板的关闭与开启,其具体工作原理为:当阀板上没有物料堆积时重锤臂侧的回转力矩大于阀板侧的回转力矩,重锤臂绕阀轴轴线回转,带动阀板关闭下料口,实现锁风作用,当阀板上物料逐渐积累增多,阀板侧回转力矩大于重锤臂一侧时,阀板绕阀轴轴线回转,开启下料口使物料落下。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重锤阀受内部物料粘结或者高温膨胀的影响,经常会发生阀板卡阻的情况,导致阀板扇动迟缓、锁风性能差、下料不畅,影响了预热器系统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阀板卡阻、阀板扇动迅速、锁风性能好、下料通畅的自动重锤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设计一种自动重锤阀,其由重锤、重锤臂、动力机构、支座、阀轴、阀轴回转支承、阀板和阀体组成;重锤套装在重锤臂上,重锤臂和阀板分别与阀轴固连在一起;阀轴回转支承支撑于阀轴两端并与阀体相连;重锤臂、阀轴、阀板同步绕阀轴轴线回转;动力机构安装在支座上,动力机构的工作部分与重锤臂接触连接;支座固定安装在阀体上,阀体上下为法兰面,与位于重锤阀上下方的下料管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避免阀板卡阻、阀板扇动迅速,所述重锤与重锤臂构成滑动连接,且二者通过位置锁紧固定机构锁紧。
进一步的,为了锁风性能好、下料通畅,所述动力机构为凸轮机构、曲柄摇杆机构、气缸活塞杆等可使重锤臂绕阀轴回转的机构形式的一种。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保证锁风性能好、下料通畅,所述动力机构为凸轮机构时,工作部分为凸轮表面;动力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时,工作部分为摇杆顶端,且摇杆顶端与重锤臂固定连接;动力机构为气缸活塞杆时,工作部分为活塞杆顶端,且活塞杆顶端与重锤臂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从自动重锤阀整体运行顺畅考虑,所述动力机构的动作频率等于阀板启闭设计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该自动重锤阀原理清晰,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即可用于新建预热器下料管的锁风下料,也可对现有的重锤阀进行改造,改善其工作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相关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动力机构为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动力机构为曲柄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动力机构为气缸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重锤;2、重锤臂;3、动力机构;4、支座;5、阀轴;6、阀轴回转支承;7、阀板;8、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所示的一种自动重锤阀,其由重锤1、重锤臂2、动力机构3、支座4、阀轴5、阀轴回转支承6、阀板7和阀体8组成;重锤1套装在重锤臂2上,重锤臂2和阀板7分别与阀轴5固连在一起;阀轴回转支承6支撑于阀轴5两端并与阀体8相连;重锤臂2、阀轴5、阀板7同步绕阀轴5轴线回转;动力机构3安装在支座4上,动力机构3的工作部分与重锤臂2接触连接;支座4固定安装在阀体8上,阀体8上下为法兰面,与位于重锤阀上下方的下料管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避免阀板7卡阻、阀板7扇动迅速,所述重锤1与重锤臂2构成滑动连接,且二者通过位置锁紧固定机构锁紧。
进一步的,为了锁风性能好、下料通畅,所述动力机构3为凸轮机构、曲柄摇杆机构、气缸活塞杆等可使重锤臂绕阀轴回转的机构形式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9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箱输送设备
- 下一篇:机械卷筒落地式垃圾中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