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用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8939.0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王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涛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针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用针头,属于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注射器需要刺入人体组织进行注射药物,在之前需要刺入橡胶类堵口的药瓶中吸取药物。在多数情况下,针头刺穿药瓶的橡胶堵口很容易,但是有些时候,注射针头刺穿药瓶橡胶堵头会发生针头折断,或者针头的针尖部被破坏掉锐利度。以上问题在应用中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疼痛感。而且传统斜切针管的针头穿刺机体组织的瞬间,由于针尖锐度小、切面大,造成刺入速度减慢与机体组织接触面积大,疼痛感强度对于患者来说要大,易造成恐惧感而新式针头注射基本达到了无痛注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用针头,解决针头在刺穿药瓶中可能存在的损坏及刺破患者皮肤疼痛感时间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注射用针头,所述针头的针管为双层,包括内层针管和外层针管,内层针管与外层针管内外嵌套设置,内层针管与外层针管间留有间隙0.01-0.1mm,内层针管的后部设与注射器相连的接口部,外层针管的后部成扩口覆盖接口部,内层针管前端的针尖部切面上半部凹向侧面,内层针管针尖部下半部与内层针管侧面形成光滑曲面,内层针管针尖部内凹于外层针管的针尖部。
作为优选,内层针管和外层针管的针尖部的顶角为15°-30°。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针管针尖部强度大于针管部。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针管的下部扩口将内层针管与外层针管间的间隙下部与外界隔离通气,所内层针管的接口部外侧面与外层针管的扩口间为带有倾角的柱状接触面,外层针管的下部扩口为弹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在于:
1、内外双层针管设计,外层针管针尖部首先接触药品的橡胶堵头,避免橡胶堵头损坏内层针管针尖部;
2、切面较小而且切面光滑的针尖部提高了刺入速度,减少了刺入机体组织损伤面积,减轻了痛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针头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标记:1、接口部,2、内层针管,3、外层针管,4、外层针管针尖部,5、内层针管针尖部,6、扩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
注射用针头,所述针头的针管为双层,包括内层针管2和外层针管3,内层针管2与外层针管3内外嵌套设置,内层针管2与外层针管3间留有间隙0.01-0.1mm,内层针管2的后部设与注射器相连的接口部1,外层针管3的后部成扩口6覆盖接口部1,内层针管针尖部下半部与内层针管侧面形成光滑曲面,内层针管针尖部5内凹与外层针管针尖部。内层针管2和外层针管3的针尖部的顶角为15°-30°。外层针管针尖部4强度大于针管部。外层针管3的下部扩口6将内层针管2与外层针管间3的间隙下部与外界隔离通气,所内层针管的接口部外侧面与外层针管的扩口间为带有倾角的柱状接触面,外层针管3的下部扩口6为弹性材质。
外层针管在刺入药瓶的橡胶堵头过程中,避免内层针管针尖部接触药瓶堵头,避免内层针管针尖部的损坏。带有弹性的扩口便于外层针管从内层针管上脱落,以进行下一步工作。
吸入药液的工作过程:
在外层针管刺入药瓶橡胶堵头,内层针管下部的接口部在后部推动外层针管的扩口,外层针管贯通药瓶橡胶堵头,内层针管吸入药液,扩口将内层针管与外层针管间间隙与外界隔离,药液不会在内层针管与外层针管间流出。将针头退出药瓶,内层针管退出外层针管,外层针管会镶嵌在药瓶堵头上上。
刺入患者皮肤的过程:
由于内层针管的针尖部横切面减少,并呈锐角的三角形,在尖部锐角程度不变的情况,在刺入患者皮肤时,切开皮肤的过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减少,患者的痛感也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涛,未经张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8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