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串联间隙的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8428.9 | 申请日: | 2015-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0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勇;曲家兴;薛增宏;刘君;赵沿江;朱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电力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间隙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尤其涉及一种外串联间隙的避雷器。
背景技术
避雷器通常连接在电网导线与地线之间,然而有时也连接在电器绕组旁 或导线之间,避雷器有时也称为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限制器;避雷器用于 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时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 流赋值的一种电器;避雷器分为很多种,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线路型金属 氧化物避雷器,无间隙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全绝缘复合外套金属氧化 物避雷器,可卸式避雷器;避雷器的主要类型有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 氧化锌避雷器等。每种类型避雷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工 作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护通信线缆和通信设备不受损害。现有的避雷 器通用性差,且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较好、安装方便的外串联间 隙的避雷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外串联间隙的避雷器,包括引拔棒,引拔棒内设有电路控制板,引 拔棒连接有绝缘导线,绝缘导线的一端与引拔棒连接,绝缘导线的一端穿过 引拔棒,绝缘导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绝缘导线为弯曲状;绝缘导线的一端 设有第一锁母,第一锁母设置在引拔棒的端部外侧壁,绝缘导线的一端设有 第二锁母,第二锁母设置在第一锁母的外侧;引拔棒内设有电阻片,电阻片 与电路控制板为电连接,引拔棒设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第 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依次连接,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 极分别与电路控制板为电连接;引拔棒设有放电间隙倒杆,放电间隙倒杆的 中间位置设有弯曲部;引拔棒的外表面套装有硅橡胶,引拔棒的端部设有端 盖。
进一步地,所述引拔棒的端部外侧壁设有放电球,放电球与电路控制板 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球为球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导线与引拔棒的连接位置设有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的根部直径比端部宽大。
第三电极不是直接连接在引拔棒上,其他两种避雷器的内部结构和该避 雷器的是一样的。
第三电极是电镀带螺纹孔的铁件,开的槽口更有利于DMC料的进入。
加固用的引拔棒是没有加工的,不是连接螺栓的,只是串连在两电极之 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利于延长电阻片运行寿命,便于耐张杆型的 布置安装;延长了避雷器本身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线路的安全运行时间,同 时便于耐张杆型的布置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外串联间隙的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外串联间隙的避雷器,包括引拔棒11,引拔棒11内设 有电路控制板12,引拔棒11连接有绝缘导线13,绝缘导线13的一端与引拔 棒11连接,绝缘导线13的一端穿过引拔棒11,绝缘导线13的另一端为自由 端,绝缘导线13为弯曲状;绝缘导线13的一端设有第一锁母15,第一锁母 15设置在引拔棒11的端部外侧壁,绝缘导线13的一端设有第二锁母16,第 二锁母16设置在第一锁母15的外侧;引拔棒11内设有电阻片17,电阻片 17与电路控制板12为电连接,引拔棒11设有第一电极18、第二电极19以 及第三电极20,第一电极18、第二电极19以及第三电极20依次连接,第一 电极18、第二电极19以及第三电极20分别与电路控制板12为电连接;引拔 棒11设有放电间隙倒杆22,放电间隙倒杆22的中间位置设有弯曲部;引拔 棒11的外表面套装有硅橡胶23,引拔棒11的端部设有端盖24;引拔棒11 的端部外侧壁设有放电球21,放电球21与电路控制板12为电连接;放电球 21为球形形状,绝缘导线13与引拔棒11的连接位置设有护套14,护套14 的根部直径比端部宽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电力设备厂,未经丹东电力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8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