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挤机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07576.9 | 申请日: | 2015-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2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拥军;吕文强;万春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通达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型材门板用共挤机头。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异型材制品应用范围的扩大,相应的异型材挤出机头的需求 量也在增加。挤出机头是挤出成型的关键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塑料熔体分布于 流道中,以使物料以均匀的速度从机头中挤出,形成所需要的端面形状和尺寸的 制品。流道设计是挤出机头设计的关键,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挤出制品的 质量和生产效率。其中门板型材因其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防水、防蛀等优点, 并且耐污染、易清洗,有隔音隔热的良好性能和装饰性,使得塑料门板的应用领 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新工艺中加入阻燃材料,使其能够离火即灭,使用更为安 全。同时对型材尺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门板的宽度从100mm—1200mm不等。 由于熔融物料从挤出机出来后绝大部分集中在中间,随着宽度的增加,保证两侧 和中间料流均匀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目前普遍的共挤机头结构是哈夫式的,这种结构的拼接精度要求高,如果拼 接有缝或者有死角,就会出现糊料现象,导致废品率的升高。由于板材挤出时的 压力很大,采用此种结构很容易导致模具变形,影响产品尺寸。而且外形笨重, 不利于拆装、维修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料流均匀、 产品尺寸均匀的共挤机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挤机头,包括 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模体、第一过渡板、第二过渡板、第三过渡板、第四过渡板、 第五过渡板,模体中间设置有物料入口,第一过渡板、第二过渡板、第三过渡板、 第四过渡板、第五过渡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呈倒置的锥形结构的第一流 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物料入口与第一流道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挤机头,将原来过渡段的哈 夫结构改成几块板叠加的形式,化整为零。每块板的质量比哈夫结构轻了很多, 拆装很方便,也很安全,可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设置横截面呈两端粗 中间细的流道,并结合倒置的锥形结构的流道,可有效引导物料从中间向两边流 动,防止物料在中间集中,导致板材不均匀、变形,特别适合于塑料型材门板等 大型板材的挤压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共挤机头的正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渡板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过渡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过渡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过渡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过渡板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过渡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结合图2-图7,本实用新型的共挤机头,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 叠的模体1、第一过渡板2、第二过渡板3、第三过渡板4、第四过渡板5、第五 过渡板6,模体1中间设置有物料入口11,第一过渡板2、第二过渡板3、第三 过渡板4、第四过渡板5、第五过渡板6上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呈倒置的锥 形结构的第一流道21、第二流道31、第三流道41、第四流道51、第五流道61, 物料入口11与第一流道21相互连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过渡板2、第二过渡板3、第三过 渡板4、第四过渡板5、第五过渡板6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筋22、第二分流 筋32、第三分流筋42、第四分流筋52、第五分流筋62,所述第一分流筋22、 第二分流筋32、第三分流筋42、第四分流筋52与第五分流筋62沿着物料流动 方向的各端面相互抵持,且所述第一分流筋22、第二分流筋32、第三分流筋42 和第四分流筋52分别沿流道高度方向贯穿所在流道。如此,所述流道中间贯穿 的分流筋一方面可引导物料从中间向两边流动,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支撑所述板 块,防止模具变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分流筋42、第四分流筋52与第五 分流筋62上分别设置有沿流道宽度方向依次错开排布的第六分流筋43、第七分 流筋53与第八分流筋63。如此,所述错开排布的分流筋可进一步引导物料从中 间向两边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通达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市通达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7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联供胶挤出机
- 下一篇:一种PVC塑料管道制造用挤塑机的供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