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角度的变速箱传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07063.8 | 申请日: | 2015-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6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魏传波;江永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润达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05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角度 变速箱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系统,具体是指一种可变角度的变速箱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类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劳动量,不断研发设计,利用一些设备进行代替人们的工作,这些设备不仅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扫雪车和抛雪车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采用内燃机带动变速箱,然后将动力输送至清扫设备,在整个过程中,常见的变速箱是固定在机架上,然后利用其它传动机构实现清扫设备的上下移动,传动系统复杂,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维修繁琐,从而导致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机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变角度的变速箱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经过改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故障率低,产品使用性能好,并且将变速箱轴接在机架上,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角度的调整,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可变角度的变速箱传动系统,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机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与变速箱之间设有能够使得变速箱绕着转轴转动或/和摆动的第一构件。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转轴将变速箱与机架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第一构件的作用,可将变速箱绕着转轴转动一定的角度,实现连接在变速箱动力输出端上的设备的角度调整,以便实现更好的作业效果,无论是扫雪车使用还是抛雪车使用,都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为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作为连接变速箱和机架的转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保证转轴位置不变化的情况下,利用第一构件的作用,实现变速箱的角度调整,实现连接在变速箱动力输出端上的设备的角度调整,以便实现更好的作业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两端穿过变速箱的箱体并向外延伸。采用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两端的延伸部位均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外通过轴承套5与机架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轴承座作为变速箱的支撑设备,既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同时还保证了转轴的正常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构件为油缸、气缸或杠杆。采用本技术方案,可根据设备的情况合理选择第一构件的情况,以简单方便的实现变速箱的角度调整为准。
作为优选,所述变速箱上还设有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垂直设置。采用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利用锥齿轮即可实现本技术方案,设备维护简单,制造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套5与机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提高轴承轴套与机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的一侧还设有动力输入轮。采用本技术方案,为设备提供动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输入轮通过传输带与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轮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传动系统经过改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故障率低,产品使用性能好,并且将变速箱轴接在机架上,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角度的调整,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可变角度的变速箱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机架,2、变速箱,3、转轴,4、第一构件,5、轴承套,6、轴承,7、动力输出轴,8、连杆,9、动力输入轮,10、传输带,11、内燃机,12、动力输出轮,13、第一铰链,1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可变角度的变速箱传动系统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中所示,一种可变角度的变速箱2传动系统,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变速箱2,所述变速箱2与机架1之间通过转轴3连接;所述转轴3为变速箱2的动力输入轴;所述转轴3两端穿过变速箱2的箱体并向外延伸;所述转轴3两端的延伸部位均套装有轴承6,所述轴承6外通过轴承套与机架1连接;所述轴承套与机架1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螺钉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变速箱2上还设有动力输出轴7,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7垂直设置;所述转轴3的一侧还设有动力输入轮9;所述动力输入轮9通过传输带10与内燃机11的动力输出轮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润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润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7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入端通气的硬齿面减速机
- 下一篇:一种三角带液压涨紧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