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锁锁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6645.4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唐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永川区唐氏智能防盗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17/2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周正辉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其附件;手铐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盗锁锁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锁具都是原始的锁演变出来的,例如普通的牛头锁、电子锁、指纹锁、防盗门锁、声控锁、弹簧锁等,种类繁多,控制各不相同,有的锁和与其配对的钥匙具备直观结构,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开锁方便,但是安全系数低,容易被别人仿制或者很轻松的被开锁人员进行打开,以现有的牛头锁、防盗门锁和弹簧锁为主,另一种锁具备直观结构,其精度要求高,加工工序十分复杂,成本高,价格比较贵,特别是现有的人总会不经意间被反锁在外头或者稳定性差,需要开锁师傅进行开锁,但是这一种开锁比较麻烦,经常需要破门而入或者长时间进行开锁,这些锁以现有的电子锁、指纹锁和声控锁为主,现有的防盗锁反锁通过手动或者钥匙进行多旋转1圈进行反锁,其不能真到锁死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盗锁锁死装置,该防盗锁锁死装置通过在设置在锁芯和反锁锁柱之间的传动板上设置有变形齿条,利用变形齿轮与变形齿条进行啮合传动,反向定位对变形齿条进行卡死、锁死,达到反锁到位后进行卡死、锁死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锁锁死装置,包括锁体、锁芯、用于反锁的锁柱和连接在锁芯和锁柱之间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远离锁芯的另一侧设置有变形齿条,所述锁体内设置有与变形齿条啮合的变形齿轮,所述变形齿条末端设置有卡槽,变形齿轮上设置有变形齿,所述变形齿齿顶卡接在卡槽的边缘。
进一步,所述变形齿顶部向上延伸有卡刺,所述卡刺卡接在卡槽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变形齿轮通过扁轴连接在锁体内,所述扁轴另一端连接有反锁装置。
进一步,所述反锁装置设置为与钥匙连接的弹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锁锁死装置防盗锁锁死装置通过在设置在锁芯和反锁锁柱之间的传动板上设置有变形齿条,利用变形齿轮与变形齿条进行啮合传动,反向定位对变形齿条进行卡死、锁死,达到反锁到位后进行卡死、锁死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锁锁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锁锁死装置中卡刺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锁芯;2-传动板;3-锁柱;4-滑槽;5-拨柱;6-扁轴;7-变形齿轮;8-卡槽;9-扁形孔;10-定位柱;11-变形齿条;12-变形齿;13-卡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锁锁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锁锁死装置中卡刺的主视图;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锁锁死装置,包括锁体、锁芯1、用于反锁的锁柱3和连接在锁芯1和锁柱3之间的传动板2,所述传动板2远离锁芯1的另一侧设置有变形齿条11,所述锁体内设置有与变形齿条11啮合的变形齿轮7,所述变形齿条11末端设置有卡槽8,变形齿轮7上设置有变形齿12,所述变形齿12齿顶卡接在卡槽8的边缘。
该结构通过钥匙控制锁芯1、利用拨柱5带动传动板2上的滑槽4沿定位柱10前后滑动,使连接的传动板2一端的锁柱3伸出去反锁和收回来,本实施例通过在动板2上远离锁芯1的另一侧设置有变形齿条11和与其啮合的变形齿轮7,利用变形齿轮与变形齿条11进行啮合传动,反向定位对变形齿条11进行卡死、锁死,达到反锁到位后进行卡死、锁死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变形齿7顶部向上延伸有卡刺13,所述卡刺13卡接在卡槽8侧壁上,该结构利于变形齿12齿顶和卡刺13对卡槽8进行反向锁死,卡住,锁死效果更好,防盗效果更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变形齿轮7通过扁轴6连接在锁体内,所述扁轴6另一端连接有反锁装置,所述反锁装置设置为与钥匙连接的弹簧机构,该结构方便控制变形齿轮7,便于利于变形齿轮7对锁柱进行卡死、锁死。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永川区唐氏智能防盗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永川区唐氏智能防盗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6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