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06473.0 | 申请日: | 2015-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2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龙;陈琴剑;沈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达博仕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215235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随着轿厢式电梯应用的普及,电梯坠落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短途坠落易使乘客受伤,长途坠落则会使乘客丧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坠落时能够提升梯内乘客的存活概率的电梯轿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包括轿顶、轿壁和轿底,所述轿底包括底面、设置在底面上的吸震层和设置在吸震层上可上下活动的底板。
轿厢坠落后,底板首先与吸震层相接触,向下活动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少对乘客的冲击,从而减少乘客所受伤害,提升乘客存活的概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轿壁上设置有滑槽,底板通过限位部卡接在所述滑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限位部包括在滑槽内移动的滑动颈和卡接在滑槽上的卡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轿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底板通过滑轮连接在滑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吸震层为致密的多孔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吸震层由多孔材料构成的缓冲层和由弹性橡胶材料构成的吸收层复合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防滑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能够提升梯内乘客的存活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轿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所述轿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面、2-吸震层、21-缓冲层、22-吸收层、3-底板、31-限位部、311-滑动颈、312-卡条、4-滑槽、5-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包括轿顶、轿壁和轿底,所述轿底包括底面1、设置在底面1上的吸震层2和设置在吸震层2上可上下活动的底板3,底板3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吸震层2为致密的多孔结构。
所述轿壁上设置有滑槽4,底板3通过限位部31卡接在所述滑槽4内,限位部31包括在滑槽4内移动的滑动颈311和卡接在滑槽4上的卡条312。
实施例2: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包括轿顶、轿壁和轿底,所述轿底包括底面1、设置在底面1上的吸震层2和设置在吸震层2上可上下活动的底板3,底板3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吸震层2由多孔材料构成的缓冲层21和由弹性橡胶材料构成的吸收层22复合而成。
所述轿壁上设置有滑轨5,所述底板3通过滑轮连接在滑轨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达博仕电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立达博仕电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6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P-R抗菌管件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塔架用电梯导向爬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