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防滑水稻插秧机传动链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6064.0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潼南县晨兴铸造厂 |
主分类号: | F16G13/06 | 分类号: | F16G13/06;F16G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6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防滑 水稻插秧机 传动 链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链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防滑水稻插秧机传动链条。
背景技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努力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体系,使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农业基础上合适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农业的不断发展中,水稻的栽培技术已较为成熟,在栽培水稻时往往需要用到水稻插秧机。在插秧机这一个大的整体中,其链条是最主要的一个零件,而传统的链条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发生打滑而是链条与齿轮脱离,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并且,传统的链条其强度很低,很容易发生断裂,一旦发生断裂则使工作效率严重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防滑水稻插秧机传动链条,包括第一M型外链板与第二M型外链板,所述第一M型外链板与第二M型外链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销轴与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与第二销轴通过销筒与M型内链板连接,所述M型内链板由不少于五组M型链片紧压粘合而成,且第一M型外链板与第二M型外链板之间相互交叉排列有不少于四组M型内链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M型外链板与第二M型外链板通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与滚子配合和M型内链板连接,且滚子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一销轴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销筒呈弧形,且每两个销筒之间的节距为1至1.5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防滑水稻插秧机传动链条结构简单,外链板与内链板采用M型结构,使链板与齿轮的接触面的凹槽深度加深,可有效的改变该链条的防滑性能,使该链条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的打滑而是链条脱落,避免脱落时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并且,该链条采用多组内链板与外链板组成,并且内链板与外链板采用多组M型链片组成,可大大的增加该传动链条的强度,使该链条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断裂而影响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M型内链板剖视图。
图中:1第一M型外链板、2M型内链板、21M型链片、3第二M型外链板、4销筒、5第一销轴、6第二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防滑水稻插秧机传动链条,包括第一M型外链板1与第二M型外链板3,第一M型外链板1与第二M型外链板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销轴5与第二销轴6,第一销轴5与第二销轴6通过销筒4与M型内链板2连接,销筒4呈弧形,且每两个销筒4之间的节距为1至1.5厘米,该节距距离可有效的增加该链条的强度,第一M型外链板1与第二M型外链板3通过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5与滚子配合和M型内链板2连接,且滚子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一销轴5的外径,外链板与内链板采用M型结构,使链板与齿轮的接触面的凹槽深度加深,可有效的改变该链条的防滑性能,使该链条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的打滑而是链条脱落,避免脱落时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M型内链板2由不少于五组M型链片21紧压粘合而成,且第一M型外链板1与第二M型外链板3之间相互交叉排列有不少于四组M型内链板2,该链条采用多组内链板与外链板组成,并且内链板与外链板采用多组M型链片21组成,可大大的增加该传动链条的强度,使该链条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断裂而影响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潼南县晨兴铸造厂,未经潼南县晨兴铸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6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