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合连通式双气室油气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5746.X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6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萨巴斯;赵峰;李毅;颜其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铠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15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合 通式 双气室 油气 减震 装置 | ||
1.一种新型混合连通式双气室油气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 相同的油气阻尼器,所述两个油气阻尼器通过气管相连通,所述油气阻尼器包 括液压缸和活塞缸,所述液压缸包围活塞缸;所述活塞缸通过浮动活塞A分隔为 上下两腔室,所述上腔室充满惰性气体氮气,下腔室充满液压油;所述液压缸 通过浮动活塞B分隔为上下两腔室,其中上腔室通过浮动活塞C分隔为上腔气腔 和上腔油腔,所述上腔气腔位于上腔油腔之上,所述下腔室为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连通式双气室油气减震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两个油气阻尼器通过两根气管相连接,所述气管对应交叉连接两 个油气阻尼器的活塞缸上腔室和活塞缸上腔气腔,所述活塞缸上腔室和活塞缸 上腔气腔产生压力变化时,气体通过气管在两个油气阻尼器间相互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连通式双气室油气减震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活塞缸的下腔室通过阻尼孔a和单向阀a连接液压缸的下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连通式双气室油气减震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活塞B上下运动促使活塞缸的下腔室和液压缸的下腔室之 间发生油液流动,在流过阻尼孔a和单向阀a时产生阻尼力,使浮动活塞A也随之 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连通式双气室油气减震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液压缸上腔油腔通过阻尼孔b和阻尼孔c连接液压缸下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5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连通式双气室油气减震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活塞B上下运动促使液压缸的下腔室和液压缸上腔油腔之 间发生油液流动,在流过阻尼孔b和阻尼孔c时产生阻尼力,使浮动活塞C也随之 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连通式双气室油气减震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液压缸上腔油腔通过单向阀b和单向阀c连接液压缸下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7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连通式双气室油气减震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活塞B上下运动促使液压缸的下腔室和液压缸上腔油腔之 间发生油液流动,在流过单向阀b和单向阀c时产生阻尼力,使浮动活塞C也随之 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铠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铠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57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联机测试方法
- 下一篇:电源循环压力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