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脱水清污拖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5089.9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6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夏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杏萍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A47L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脱水 拖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脱水清污拖把。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自拧干胶棉拖把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一般都是能够快速擦 干地面水渍的。可是现有的自拧拖把大多都是很难拧干,或者粘在上面的垃圾 很难清洗掉,还有很多自拧拖把的拧动轴非常不灵活,时间一久容易卡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组装方便,使用可靠性高,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脱水去污效果好的自 动脱水清污拖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自动脱水清污拖把,包括清洁头、挤水辊、固定架、清洁头固定件、 操作拉手和旋转轴,所述清洁头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插孔,所述固定架上设置 有固定卡槽,所述清洁头固定于清洁头固定件一端,所述清洁头固定件设置于 固定架内,所述操作拉手的一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挤水辊固定于固定卡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拉手穿过清洁头固定件上的固定插孔连接于旋转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挤水辊为四个,所述挤水滚固定于固定卡槽内位于清洁头 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头为圆柱形胶棉滚筒。
作为优选,所述挤水辊设置于清洁头固定件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拉手与旋转轴连接后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挤水辊设置于固定卡槽内后可向两侧轻微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水清污拖把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自动脱水清污拖把 通过改良将操作拉手和清洁头固定件用固定插孔连接,避免了现有拖把拧动轴 容易生锈卡死,同时也使拆装更方便;在清洁头的上端设置了四个挤水辊,挤 水辊分别固定于固定卡槽内,在挤水过程中使脱水效果更强,还能在挤压中把 清洁头上的污物去除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脱水清污拖把的立体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脱水清污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脱水清污拖把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 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脱水清污 拖把,包括清洁头1、挤水辊2、固定架4、清洁头固定件3、操作拉手6和旋 转轴5,所述清洁头固定件3上设置有固定插孔301,所述固定架4上设置有固 定卡槽401,所述清洁头1固定于清洁头固定件3一端,所述清洁头固定件3设 置于固定架4内,所述操作拉手6的一端与旋转轴5连接,所述挤水辊2固定 于固定卡槽401内。
所述操作拉手6穿过清洁头固定件3上的固定插孔301连接于旋转轴5上。
所述挤水辊2为四个,所述挤水滚2固定于固定卡槽401内位于清洁头1 上端。
所述清洁头1为圆柱形胶棉滚筒。
所述挤水辊2设置于清洁头固定件3两侧。
所述操作拉手6与旋转轴5连接后向下倾斜。
所述挤水辊2设置于固定卡槽401内后可向两侧轻微分开。
在正常使用拖地时候,操作拉手6向下倾斜,挤水辊2位于清洁头1上端, 清洁头固定件3通过固定插孔301连接于操作拉手6上。当清洁头1上有了大 量水渍和污物后,只需要把操作拉手6向上轻轻提拉,清洁头固定件3跟着上 升的同时带动清洁头1滑动,位于清洁头1上端的挤水辊2水平位置不变,慢 慢向两侧移动,因为挤水辊2是固定于固定卡槽401内,会有很大的向内挤压 力,通过这个挤压力把清洁头1上的污物和水渍去除掉。通过上下来回提拉几 次就可以把清洁头1脱干去污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杏萍,未经夏杏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5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晶体波导谐振腔、波导腔激光器及二者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