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电纺丝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4515.7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2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弘;楼静文;江昆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佳弘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纺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纺丝组,尤指一种能应用于静 电纺丝设备的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施加高电位差于呈溶液状态的高分子,使高分 子受远程具有不同电位的一收集器的吸引而抽丝产生高分子纤维于该收 集器上,且静电纺丝(纺织)所生产的纤维的直径可达奈米等级,因此静 电纺丝纤维的成品具备高孔洞性、高比表面积、高透湿性、高活性(纤维 表面存在许多的化学官能基)等优点,因此非常适合用于生物医学中所应 用的产品或传统制造业,诸如抗菌口罩或人造纤维组织等。
然而,一般传统的静电纺丝大都以针头的方式来进行静电纺丝,但 是以此种针式静电纺丝方式来进行生产奈米纤维,其因每一根针嘴只能 产生一个射流,导致纤维的生产效率太过缓慢,并不符合工业化生产的 需求,因此,经过相关业者的努力及研究,则又研发出另一种无针式静 电纺丝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此种无针式静电纺丝是将滚筒装设于杆件上 并部分浸泡于溶液槽内,且将高压电的正极连接于杆件上,负极则连接 至位于上方的收集装置,旋转杆件并带动滚筒将溶液槽的液体沾附于滚 筒的表面上,再透过高压电的正、负高低电位差,使滚筒上沾附的液体 形成射流,但因其滚筒表面为圆滑平整状,使其滚筒实际上所能沾附液 体的面积都只挶限于单一平面,虽然此种方式以能改善以往一般针式静 电纺丝的生产效率,但要符合工业化大量且快速生产的效率需求上的提 升其实还是有受到限制,因此,相关业者必须进一步的思考,该如何改 良、改善才能够更符合相关人士的使用。
有鉴于上述情形,本发明人投入许多时间研究相关知识,并加以比 较各项优劣,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并历经的多次实验及测试, 而终于推出一种『静电纺丝组』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静电纺丝组,指可用于静电纺丝设备的装置,且该 电极线透过数个绞线相互卷绕组合而成,且各绞线于卷绕时所形成相互 交错排列的数个凹部与数个凸部能够有效提升喷丝的面积与密度,进而 符合工业化所需求的效率与产能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电纺丝组,其包括:一连接杆;二端盘,其分别组设于该连 接杆两端;及至少一电极线,其两端分别组设于该二端盘,该至少一电 极线与连接杆呈间距设置,且该至少一电极线具有数个凹部及数个凸部, 该数个凹部与数个凸部相互交错排列。
该二端盘各设有一螺栓及一螺帽并相互螺合,该至少一电极线两端 分别圈绕于各螺栓并由各螺帽螺固咬合。
各螺栓包括有一头部及一身部,该头部连接于身部的一端,且该身 部外周环设有一外螺纹,另外各螺帽设有一穿孔,且于各穿孔孔璧上环 设一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螺合,又该至少一电极线的两端分 别卷绕于身部的外螺纹,并以各螺帽的内螺纹螺锁于外螺纹再分别咬固 至少一电极线两端。
该至少一电极线由数个绞线相互卷绕组合,而各凹部及各凸部由数 个绞线卷绕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指可用于静电纺丝设备的装置,且该电 极线透过数个绞线相互卷绕组合而成,且各绞线于卷绕时所形成相互交 错排列的数个凹部与数个凸部能够有效提升喷丝的面积与密度,进而符 合工业化所需求的效率与产能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十二组电极线组装于二端盘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极线由两条绞丝卷绕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极线由三条绞丝卷绕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于静电纺丝设备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喷丝收集奈米纤维实施状况及其装置配置示意图。
图7是图6侧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连接杆2端盘
3电极线31凹部
32凸部33绞线
4螺栓41头部
42身部421外螺纹
5螺帽51穿孔
511内螺纹6溶液槽
7高电压静电产生器8收集装置
9奈米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佳弘,未经林佳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4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纶丝卷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CZ直拉法大直径单晶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