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循环水串级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04018.7 | 申请日: | 2015-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2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波;赵勇;徐福印;吴晓兰;黄海鹏;黄良进;黄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25/12 | 分类号: | F01D25/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侯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循环 水串级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循环水串级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自备电厂汽轮发电机组空冷器和润滑油冷却器(也称冷油器)均 各设一套循环水管路,由于设计循环水管路时按照一年最高气温进行设计,因此, 汽轮机发电机在春季、秋季和冬季气温较低时运行就会出现换热器端差小的现象, 造成循环水的大量浪费。通过大幅关小循环水控制手阀运行,又很容易因循环水 流速过小,导致换热管内结污渍,从而影响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节能降耗的 汽轮机循环水串级利用装置,在保证发电机组空冷器和冷油器冷却效果的前提下, 不减小循环水流速,可使消耗的循环水量达到最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汽轮机循环水串级利用装 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循环水管和设置在循环水管上的第一阀门,所述循环水 管的一端管口用于连接发电机组的空冷器的出口,所述循环水管的另一端管口用 于连接发电机组的冷油器的入口。
本实用新型在春季、秋季和冬季时使用,在保证换热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大 幅减少循环水的利用,适量提高换热器端差,提高汽轮机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投资少,成本低,可进一步提高汽轮机运行的 经济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阀门靠近所述空冷器的出口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空冷器的出口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 门位于循环水管连接在所述空冷器的出口位置的后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冷油器的入口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 阀门位于循环水管连接在所述冷油器的入口位置的前方。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以下改进,在冷油器的出口设有第四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春季、秋季和冬季时使用,在保证换热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大 幅减少循环水的利用,适量提高换热器端差,提高汽轮机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投资少,成本低,可进一步提高汽轮机运行的 经济性。本实用新型很值得在生产或企业自备电厂使用汽轮机的厂家和企业借鉴 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循环水串级利用装置,它包括循环水管 1和设置在循环水管1上的第一阀门2,循环水管1的一端管口用于连接发电机组 的空冷器3的出口,第一阀门2靠近空冷器3的出口设置。循环水管1的另一端 管口用于连接发电机组的冷油器4的入口。
在空冷器3的出口设有第二阀门5,第二阀门5位于循环水管1连接在空冷器 3的出口位置的后方。在冷油器4的入口设有第三阀门6,第三阀门6位于循环水 管1连接在冷油器4的入口位置的前方。在冷油器4的出口设有第四阀门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投用循环水串级控制时,只需把第一阀 门和第四阀门打开,关闭第二、第三阀门,这样循环水就先通过空冷器再到冷油 器,再从循环水回水管线回去。
在本实施例中,两台25MW汽轮发电机组为工业用汽轮机,汽轮机本体是原 装进口德国西门子公司3系列产品,型号为:EHNK40/56-3,单缸带两级可调整抽 汽凝汽式反动汽轮机,发电机为山东济南发电机厂生产的空冷发电机,设计凝汽 量为54t/h,循环水量消耗量为3400t/h(其中凝汽器的出水量为3000t/h、空冷器及 冷油器各200t/h)。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汽轮发电机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成功地减少 循环水200t/h。
本实用新型在春季、秋季和冬季时使用,在保证换热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大 幅减少循环水的利用,适量提高换热器端差,提高汽轮机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投资少,成本低,可进一步提高汽轮机运行的 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 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4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