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谐波长的硅基液晶光学滤波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3967.3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5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代永平;刘艳艳;刘佳宇;史景祎;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0 | 分类号: | G02F1/00;G02F1/13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刘书元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谐 波长 液晶 光学 滤波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硅基液晶盒结构的可调谐波长、并且波长间隔可以任意改变的光学滤波器件,该硅基液晶盒器件可适用于可调波长的光通信网络。
背景技术
对下一代光通信网络,可调谐光学滤波器是实现智能光网络的关键器件,可以为系统维护与波长调配提供更大弹性、更快速度,并最终实现更低的成本。可调谐光学滤波器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可通过改变光的入射角度进行调谐,但是这种方法的调谐范围很小;也可以使用机械方法(如步进马达),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大的调谐范围,但调谐精度低,而且对机械部件的精度要求高,稳定性不好。另外,使用PZT压电陶瓷(锆钛酸铅),可以提高调谐精度和速度,但是不易做到小型化,且驱动电路也较复杂;改变标准具的温度也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调谐,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谐波长的硅基液晶光学滤波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调谐波长的硅基液晶光学滤波器结构,由1块硅基光栅基板、1层第二聚酰亚胺类取向剂涂层、1层由1个环形胶圈所包围的液晶材料、1层第一聚酰亚胺类取向剂涂层、1层透明导电电极、1块浮法玻璃基板逐一堆积形成叠层式器件结构,其中所述的硅基光栅基板由二氧化硅绝缘材料、等间距硅材料光栅条和重参杂硅材料基底构成,所述二氧化硅绝缘材料与第二聚酰亚胺类取向剂涂层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把1个液晶材料层与1个硅基光栅采用硅基液晶封装技术组合起来使用,可以通过电场改变液晶材料的晶体特性,从而调制透过液晶材料的光波的波长范围,最终实现一种稳定性强、调谐精度高、速度快且体积小并可以实现单模输出的可调谐光学滤波设备,为系统维护与波长调配提供更大弹性、更快速度,并最终实现更低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硅基液晶光学滤波器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硅基液晶光学滤波器的环形胶圈顶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硅基液晶光学滤波器的硅基光栅基板截面图;
图中:其中:1.支撑球,2.浮法玻璃基板,3.透明导电电极,4.第一聚酰亚胺类取向剂涂层,5.液晶材料,6.第二聚酰亚胺类取向剂涂层,7.硅基光栅基板,8.环氧树脂类胶,9.紫外封口胶,10.二氧化硅绝缘材料,11.等间距硅材料光栅条,12.重参杂硅材料基底,15.环形胶圈。16.环形胶圈封口管道,17.环形胶圈开口孔,18.环形胶圈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由附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由1块硅基光栅基板(7)、1层第二聚酰亚胺类取向剂涂层(6)、1层由1个环形胶圈(15)所包围的液晶材料(5)、1层第一聚酰亚胺类取向剂涂层(4)、1层透明导电电极(3)、1块浮法玻璃基板(2)逐一堆积形成叠层式器件结构。
所述的硅基液晶光学滤波器结构中,由表面覆盖有1层第二聚酰亚胺类取向剂涂层(6)的硅基光栅基板(7)、表面依次覆盖1层透明导电电极(3)以及1层第一聚酰亚胺类取向剂涂层(4)的浮法玻璃基板(2)把由1个环形胶圈(15)所包围的液晶材料(5)夹在中间。
如图2是硅基液晶光学滤波器环形胶圈顶视图,所述的由支撑球(1)和环氧树脂类胶(8)混合组成的环形胶圈(15)材质分为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外观的环形胶圈主体(18)、环形胶圈开口孔(17)、环形胶圈封口管道(16)三部分;
所述的环形胶圈(15)中,环形胶圈封口管道(16)与环形胶圈主体(18)无缝连接,并且与紧密连接在环形胶圈封口管道(16)一端的紫外封口胶(9)构成密闭环圈,且将液晶材料包围在密闭环内。
如图3是硅基液晶光学滤波器的硅基光栅基板截面图,所述的硅基光栅基板(7)主要由二氧化硅绝缘材料(10)、等间距硅材料光栅条(11)和重参杂硅材料基底(12)构成。其中,
所述等间距硅材料光栅条(11)覆盖在所述重参杂硅材料基底(12)表面,
所述二氧化硅绝缘材料(10)覆盖在所述等间距硅材料光栅条(11)表面,所述二氧化硅绝缘材料(10)与第二聚酰亚胺类取向剂涂层(6)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3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咖啡机搅拌装置及咖啡机
- 下一篇:一种管路加热速沸式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