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差平衡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3518.9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6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丽;李海清;高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林绿建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圣典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0 | 代理人: | 陈国伟 |
地址: | 10220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差平衡阀。
背景技术
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是一种不依靠外界动力而保持被控系统压差恒定的水力工况平衡用阀,用于城镇供热(空调)的水系统中,保持被控系统(一个小区、一栋楼宇、一个单元、一个用户、一台设备......)的压差为定值,主要适用于自主调节,分室控温,分户计量的变流量系统。
自力式压差控制阀不需外来能源依靠被控介质自身压力变化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消除管网的剩余压头及压力波动引起的流量偏差恒定用户进出口压差,有助于稳定系统运行。
但现有技术中,在网路压力出现波动,以及被控对象内部的阻力发生变化时,自力式压差控制阀不能很好地维持被控对象内的压差恒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压差平衡阀,其可以在通水腔内的压力波动,以及控制腔中的压力变化时,维持被控系统的压差恒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差平衡阀,其包括阀体、上盖、下盖和阀芯;所述阀体内包括通水腔;所述通水腔具有与进水端连接的进水口和与回水端连接的回水口;所述上盖和下盖固定在阀体上;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控制腔;所述阀芯包括手轮、调节轴、第一压簧、膜片、第二压簧、导压杆、螺杆和阀锥;所述调节轴与上盖卡簧连接,所述手轮安装在所述调节轴的外端;所述膜片的边缘在上盖和下盖之间,并由上盖和下盖的结合处延伸至所述控制腔内,并将所述控制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调节轴在所述控制腔内贯穿所述膜片;
所述第一压簧位于上腔内,所述第二压簧位于下腔内;所述导压杆安装在调节轴下端,所述螺杆与导压杆连接,所述阀锥安装在所述螺杆的下端,且所述阀锥与导压杆有通孔,将下腔与所述通水腔连通。
其中,所述阀体呈Y型。
其中,所述上腔与导压接头连接。
其中,所述通水腔与一阻断阀连接,且所述阻断阀位于进水口处。
其中,所述通水腔与一测压嘴连接,且所述测压嘴位于回水口处。
其中,所述测压嘴为自密封结构。
其中,所述压差平衡阀还包括指示单元,所述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压差平衡阀的设置压差,其安装在调节轴上,且其对应的上盖区域为透明的指示窗口。
其中,所述进水口和回水口分别设置管螺纹。
其中,所述阀体的材料为黄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差平衡阀,可以便捷且精确地设定上腔压力(系统前端压力)与下腔压力(系统后端压力)之差,即被控系统压差,同时,在通水腔内的压力以及上腔内的压力出现变化和波动时,维持通水腔入口端(其压力等于下腔压力)和上腔之间的压差固定,即被控系统压差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压差平衡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差平衡阀的实施方式。图1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压差平衡阀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压差平衡阀包括阀体1、上盖13、下盖6和阀芯;所述阀体内包括通水腔100;所述通水腔100具有与进水端连接的进水口101和与回水端连接的回水口102;所述上盖13和下盖6固定在阀体1上;所述上盖13和下盖6之间形成控制腔;所述阀芯包括手轮18、调节轴17、第一压簧15、膜片8、第二压簧7、导压杆5、螺杆4和阀锥3;所述调节轴17与上盖13螺纹连接,所述手轮18安装在所述调节轴17的外端;所述膜片8的边缘在上盖13和下盖6之间,并由上盖13和下盖6的结合处延伸至所述控制腔内,并将所述控制腔分为上腔103和下腔104;具体地,所述膜片8的中央部分由上压片10和下压片9压合固定。所述调节轴17在所述控制腔内贯穿所述膜片8;所述第一压簧15位于上腔103内,所述第二压簧7位于下腔104内;所述导压杆5安装在调节轴17下端,所述螺杆4与导压杆5连接,所述阀锥3固定在所述螺杆4上,且阀锥3与导压杆5有通孔,将下腔104与所述通水腔100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林绿建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林绿建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3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