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料内循环膜分离厌氧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3083.8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7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钟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水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料 循环 分离 生物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填料内循环膜分离厌氧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工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同时,工业企业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性强、不易处理的的废水。随着水资源的不断紧缺和污水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工业废水的治理已刻不容缓,特别是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进行净化治理的工作。
目前用于对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的方法大体可分为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物化处理。其中厌氧生物处理主要有普通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循环反应器、水解反应器等处理工艺。其中内循环反应器(IC)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柠檬酸废水、酒精废水、赖氨酸废水、造纸废水等废水的处理中。
内循环反应器(IC)是荷兰PaquesBV公司于1985年在UASB反应器上开发的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工艺。它实际上由上下两个UASB(即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一体化组合而成,由下面第一个UASB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内动力,使升流管与回流管的混合液产生密度差,实现下部混合液的内循环,使废水获得强化预处理。上面的第二个UASB反应器对废水继续进行后处理(或称精处理),使出水达到预期的处理要求。
国内在2002年建造了第一个IC反应器,到目前已经有了若干业绩,但是已建IC反应器大多存在有易堵塞、污泥上浮流失、污泥酸化等缺陷,影响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料内循环膜分离厌氧生物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填料内循环膜分离厌氧生物反应器,包括碳钢罐体,所述碳钢罐体的内腔底部固定有管支架,且管支架上固定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三相分离器,所述布水器与第一三相分离器之间填充有惰性颗粒载体与颗粒污泥,所述第一三相分离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三相分离器,所述第二三相分离器的内腔穿插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底端延伸至碳钢罐体的内腔底部,且污泥回流管的顶端与气液分离器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三相分离器与第二三相分离器均安装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顶端与气液分离器的右侧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位于碳钢罐体的上方,所述第二三相分离器的上方设置有膜支架,所述膜支架上固定有膜分离器,所述膜分离器的左侧与出水管的右侧固定连接,且出水管的左侧位于碳钢罐体的外壁,所述碳钢罐体的上侧固定有气液分离器。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器呈塔状,且气液分离器通过缓冲支架与碳钢罐体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膜支架由不少于四组支管呈矩形阵列状排列而成,且膜支架通过焊接或螺接的方式与碳钢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碳钢罐体与出水管的连接处还固定有密封胶圈。
优选的,所述惰性颗粒载体为表面呈孔状的球状体,且惰性颗粒载体的粒径为至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填料内循环膜分离厌氧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活性污泥更易于驯化,启动周期短:池内惰性颗粒状载体提供了最佳的微生物附着表面,同时能够储存基质和吸附污水中抑制性有机物,使启动阶段生物量积累速度快,为反应器快速启动提供有利条件;不会产生污泥上浮:惰性颗粒状载体的加入有助于改善泥水分离性能,形成体积更大、粘性更小的污泥,能够在厌氧区保持悬浮状态而不会上浮至池面流失;系统不易酸化:污泥流失会导致处理负荷升高,在高负荷下,挥发酸积累,产甲烷菌不再产甲烷,而产乙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产生酸,使系统酸化,不易恢复。本反应器中能够保持大量的污泥,且不会流失,故系统不会酸化;系统不会堵塞:防堵塞三相分离器使三相分离器能够之一保持好的分离作用,使沼气及时排除,并不会堵塞;抗低温能力强: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主要是对消化速率的影响。反应器由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和严重;出水稳定性好:污泥不上浮,且厌氧膜拦截污水中的悬浮物,使出水水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C-C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D-D面剖视图。
图中:1布水器、2惰性颗粒载体、3污泥回流管、4第一三相分离器、5集气管、6气液分离器、7膜分离器、8碳钢罐体、9出水管、10颗粒污泥、11第二三相分离器、12膜支架、13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水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水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3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溶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曝气充氧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