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地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2673.9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军;尚知宇;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08;E02D2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地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复合地基。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实践中,人们发明了复合地基,通过地基处理,改善天然地基的受力性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目前所采用的CFG桩复合地基是最常规使用的地基处理形式,所述的CFG桩复合地基结构是指在软土天然地基中设置若干个CFG桩,然后在该若干个CFG桩的顶端上铺设有褥垫层(常用为碎石层),最后再在褥垫层上面设置填筑层,即可很好的提高天然地基的受力性能。
但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的软土层分布、厚度不均、且含水量不同等因素,传统的、单一的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形式则不能很好的适用于比较复杂的施工环境,不仅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还会大大增加施工的技术难度和工程成本。
因此,如何既能够实现加固地基,又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成本,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地基,该复合地基不仅能够加固地基,还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地基,包括设置于软土天然地基中的地基加固体、定位铺设于所述地基加固体顶端上的加筋褥垫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筋褥垫层上的填筑层,其中,所述地基加固体包括若干个PHC管桩和若干个CFG桩,所述若干个PHC管桩和若干个CFG桩间隔交替的排列,以形成阵列结构;
所述加筋褥垫层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布置的第一碎石层、细砂层、第一土工格栅、第二碎石层、中粗砂层、第二土工格栅、第三碎石层和混凝土层,且每一所述PHC管桩的顶端、以及每一所述CFG桩的顶端皆穿设过所述混凝土层,并插置于所述第三碎石层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所述PHC管桩的顶端与若干个所述CFG桩的顶端相齐平;
且若干个所述PHC管桩的底端和若干个所述CFG桩的底端还各分别铺设有第二细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HC管桩的高度大于所述CFG桩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CFG桩内部各分别埋设有钢筋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筋褥垫层的厚度为30~5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碎石层中碎石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碎石层及第三碎石层中碎石的粒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该复合地基具有以下优点:①所述地基加固体采用PHC管桩和CFG桩组合布置的形式,充分利用PHC管桩和CFG桩自身的特性,不仅有效地减少地基变形,加固地基;还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约了工程成本,节能高效。②所述加筋褥垫层实质上可分为由第一碎石层、细砂层、第一土工格栅、第二碎石层、中粗砂层、第二土工格栅和第三碎石层组成的柔性褥垫层、以及由混凝土层构成的刚性褥垫层,其中,柔性褥垫层能够使复合地基具有较好的缓冲吸振作用,保证地基加固体不变形、以及减少地基产生裂缝、沉降等,增强地基整体的稳固性;刚性褥垫层则能够使地基加固体成为一体,使地基加固体的承载能力得以更好的发挥;此外,刚性褥垫层还可以封闭柔性褥垫层中所形成的水力通道,避免积水渗透进地基加固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地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地基加固体10——PHC管桩
11——CFG桩2——加筋褥垫层
20——第一碎石层21——细砂层
22——第一土工格栅23——第二碎石层
24——中粗砂层25——第二土工格栅
26——第三碎石层27——混凝土层
3——填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基,包括设置于软土天然地基中的地基加固体1、定位铺设于所述地基加固体1顶端上的加筋褥垫层2、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筋褥垫层2上的填筑层3,其中,所述地基加固体包括若干个PHC管桩10和若干个CFG桩11,所述若干个PHC管桩10和若干个CFG桩11间隔交替的排列,以形成阵列结构;
所述加筋褥垫层2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布置的第一碎石层20、细砂层21、第一土工格栅22、第二碎石层23、中粗砂层24、第二土工格栅25、第三碎石层26和混凝土层27,且每一所述PHC管桩10的顶端、以及每一所述CFG桩11的顶端皆穿设过所述混凝土层27,并插置于所述第三碎石层26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2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源桩
- 下一篇:固定卷扬式闸门启闭机钢丝绳绳槽封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