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变频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2326.6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8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韩竞毅;魏勤;刘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虹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2 | 分类号: | H01B7/2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62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变频器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干扰变频器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抗干扰变频器电缆的导体一般是三芯和3+3芯的,其中3+3芯的导体芯,指的是三根大直径导体和三根小直径导体。该电缆在成缆时,预先需要在各个导体外侧均挤包一层绝缘层,然后绞合成缆,然后在外侧包一层铜带,最后在铜带外侧套一层外护套。其中铜带主要用于屏蔽外部电磁干扰。
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电缆的截面面积,所以绕包的铜带一般很薄,收到拉力之后易断裂,若铜带断裂,则会使铜带层出现裂缝,使裂口处无法起到屏蔽的作用。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抗干扰变频器电缆电磁屏蔽效果差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变频器电缆,该抗干扰变频器电缆可以有效地解决抗干扰变频器电缆电磁屏蔽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干扰变频器电缆,包括多根导体和共包在多根所述导体外侧的铜带,各个所述导体外侧的均包有绝缘层,还包括沿着电缆延伸方向延伸的金属丝,在沿所述电缆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金属丝的侧面均与所述铜带接触导电。
优选地,所述导体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有铝箔层。
优选地,各个所述导体均设置在所述铜带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设置在所述铜带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为铜丝。
优选地,所述铜带外侧设置有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
优选地,所述导体的根数为三根,且三根所述导体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导体的根数为六根,其中三根所述导体的直径相等,且小于另外三根直径相等的导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干扰变频器电缆,该抗干扰变频器电缆包括多根导体和共包在导体外侧的铜带,其中铜带用于对铜带内侧的导体进行电磁屏蔽,以保证避免外部的电磁信号对导体进行干扰。其中金属丝沿着电缆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金属丝与铜带紧密贴在一起以使铜带能够与金属丝在沿电缆的延伸方向都是接触导电的。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抗干扰变频器电缆,设置了一根金属丝,因为金属丝的抗拉性能一般优于铜带的抗拉性能,所以在电缆受拉时,即使铜带被拉断了,但是金属丝不会被拉断,由于金属丝的侧面贴着铜带设置且与铜带之间是导电的,所以此时的金属丝相当于一个导线,将断裂分离的两段铜带之间进行导电连通,进而保证了铜带的抗屏蔽的功能,所以能够有效地解决了抗干扰变频器电缆电磁屏蔽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干扰变频器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变频器电缆,以有效地解决抗干扰变频器电缆电磁屏蔽效果差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干扰变频器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虹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虹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2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