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场无线Mesh网络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1617.3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7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超;王雅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场 无线 mesh 网络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电场无线局域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风电场网络节点。
背景技术
风电场的地理环境一般较恶劣,不适合铺设有线网络,尤其是近年兴起的海上风电,施工布线难度很高,选择无线通信就可以简捷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使用无线网络不但减少了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也给整个网络带来了有线网络不具备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由于风力发电场中,风力机的分布取决于当地的风况,所以不同的风力发电场中,风力机的分布也不尽相同。有的风力发电场中的风机成一字排开,有的零星分布;有的间距几百米,有的间距数公里,那么就会要求其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要大,网络骨干链路中的路由节点数目要多,再加上一些信息流的传输,必然要求其网络的吞吐量要满足其数据的正常传输。但是,采用传统的无线网络,其路由节点采用的是单信道的传输模式,这样必然会造成网络吞吐量在比较短距离内,即多跳的传输之后,急剧下降,这是因为路由节点间的无线干扰相对严重,严重的影响数据的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风电场无线Mesh网络节点,能同时实现本地接入、分组数据接收和发送的并行传输,减少节点之间的干扰,提高网络吞吐量。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风电场无线Mesh网络节点,包括ARM处理器以及分别与之连接的本地接入模块、分组数据发送模块、分组数据接收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和JTAG接口,所述本地接入模块、分组数据发送模块和分组数据接收模块均采用无线通信模块,本地接入模块将每个风机发送的数据接入无线Mesh骨干网络中,分组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相邻节点发送的分组数据并通过分组数据发送模块向相邻节点发送分组数据,分组数据接收模块与分组数据发送模块工作在相互正交的信道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网卡和PCI总线接口芯片,无线网卡经PCI总线接口芯片与ARM处理器相连。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无线网卡的型号为VT6656。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PCI总线接口芯片的型号为PCI19054。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电平转换模块采用MAX232芯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存储模块包括SDRAM和FlashRAM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ARM处理器的型号为S3C2440A。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网络,与传统有线网络相比,更加适应于风电场较为恶劣的环境,也给整个网络带来了有线网络不具备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无线网络串行、单信道的传输方式不同,采用相互独立的3个信道,分别实现本地覆盖、分组数据接收以及分组数据发送的并行传输,每个节点分组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工作在相互正交的信道上,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干扰,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框图,一种风电场无线Mesh网络节点,包括ARM处理器以及分别与之连接的本地接入模块、分组数据发送模块、分组数据接收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和JTAG接口。
本地接入模块将每个风机发送的数据接入无线Mesh骨干网络中,实现本地覆盖,该模块采用802.11b/g协议。分组数据接收模块和分组数据发送模块分别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分组,使用802.11a协议模式,该协议模式运用了提高频率信道利用率的正交频率划分多路复用(OFDM)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可以提供12条相互正交的信道,可以更合理地为各个路由节点分配接口信道,提高骨干链路的网络吞吐量。
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节点供电,而ARM处理器通过JTAG接口与上位机实现通信,用于系统仿真、调试和芯片内部测试。
在本实施例中,ARM处理器的型号为S3C2440A。S3C2440A的存储容量大,而且运行速度快,可完成复杂的算法,很方便地与以太网相连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1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抛光机主轴轴承的拆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密数控多工位宝石滚磨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