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麻醉约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1407.4 | 申请日: | 2015-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8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丽;姬永琴;于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红丽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式 麻醉 束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麻醉约束带。
背景技术
局部麻醉(Regionalanesthesia)也称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状态 下,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 断,而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由于局部麻醉 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并发症少和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的优点,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中。例如在美容整形外科手术中,头面部局麻 手术占手术90%以上。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加之手术 带来的各种刺激,导致患者上肢或者下肢不自主的抬高、伸、抓等。这些动作 轻则将污染无菌区(为避免感染,医生必须更换手术敷料和器械,重新消毒,不 仅给医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造成手术成本的浪费和手术时间的延长),重 则造成误伤,产生医疗纠纷。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181711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头部局部麻醉手术 约束带,包括垫部、第一柔性带和第二柔性带,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和第二 柔性带的第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垫部,且所述第一柔性带和第二柔性带的第二端 均具有腕部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柔性带和第二柔性带的长度为20-50厘米;所 述垫部的厚度大于0.3厘米,且该垫部的尺寸大于20*20厘米。但是现有约束 带存在着结构不便调整,适应性差,操作携带不便,舒适度差,影响工作效率 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便携式麻醉约束带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麻醉约束带,以 解决现有约束带存在着结构不便调整,适应性差,操作携带不便,舒适度差, 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一种新型便携式麻醉约束带,包括基布一,约束套一, 收缩带,手握杆,外绑扎绳,内绑扎绳,防护罩,拉链,基布二,约束套二和 按扣,所述的基布一缝制在约束套一的内侧;所述的基布二缝制在约束套二的 内侧;所述的基布一与基布二通过拉链固定连接;所述的拉链缝制在防护罩的 内部;所述的约束套一端面通过按扣连接有收缩带;所述的收缩带连接有手握 杆;所述的外绑扎绳缝制在约束套一的外侧;所述的内绑扎绳缝制在基布一的 下部。
所述的约束套二采用约束套一相同结构;所述的约束套二通过拉链,基布 一,基布二可与约束套与约束套一相连,便于分离开单独使用,或者配合使用, 结构简单,便于调整,提高了适应性,扩大了使用范围。
所述的约束套一包括海绵垫,棉纤维层,尼龙粘母面,尼龙粘子面和橡皮 筋,所述的海绵垫填充在棉纤维层的内部;所述的尼龙粘母面缝制在棉纤维层 的上部;所述的尼龙粘子面在棉纤维层的下部;所述的橡皮筋固定在约束套一 的中部。
所述的海绵垫的厚度为2毫米至5毫米,所述的海绵垫填充在棉纤维层的 内部,有利于改善舒适度,防止患者四肢约束太紧而影响血液流通。
所述的橡皮筋采用采用宽度为2毫米至4毫米的胶乳胶带;所述的橡皮筋 采用3根或者6根,伸长率大,回弹性好,价格低,有利于使约束套一或者约 束套二紧密固定在患者四肢,防止约束过紧而影响血液循环,保障麻醉过程安 全实施。
所述的约束套一或者约束套二展开后为厚度为3毫米至6毫米的长方形片 状结构,通过尼龙粘母面与尼龙粘子面卷曲为圆筒结构,可根据患者四肢的粗 细调整约束套一或者约束套二的内径大小,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也携带。
所述的按扣采用两个S型弹簧按钮,有利于约束套一与收缩绳的快速连接, 操作便捷,提高效率。
所述的外绑扎绳或者内绑扎绳采用长度为20厘米至30厘米的棉纤维条, 便于约束套一或者约束套二固定连接在麻醉床的附件上,安全可靠,麻醉过程 中四肢移动。
所述的防护罩采用宽度为2厘米至4厘米的双层布罩,有利于将拉链埋在 防护罩内部,防止麻醉过程中拉链擦伤患者,有利改善舒适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 新型便携式麻醉约束带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 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约束套一或者约束套二的设置,可根据患者四肢的粗细 调整约束套一或者约束套二的内径大小,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 也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红丽,未经王红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1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视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信号转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