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血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0545.0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1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平;郭振海;胡文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克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5 | 分类号: | A61M5/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510535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血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血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输血过程中,通常是需要利用过滤器过滤掉血液中的白细胞,如公开号为CN20104912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输液输血过滤器具,其是将血液从过滤器的导液管送入到过滤器中,利用过滤器中的滤芯对血液进行过滤,其虽然能够达到血液过滤的目的,但是,由于该过滤器的滤芯为一个整体结构,导致血液在流经滤芯的过程中,其流通速率较低,影响了血液过滤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输血过滤器,满足血液过滤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血液过滤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输血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的框架、两个柔性塑料膜、进液管、出液管以及多个滤芯,两塑料膜分别位于框架的两侧,并且塑料膜的边缘与框架表面以热熔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且密闭配合,两塑料膜和框架围成一密闭腔室,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固定于框架的两端并分别连通于密闭腔室,多个滤芯均置于密闭腔室内,且该多个滤芯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并排排列,相邻两滤芯之间形成一间隙,滤芯的两端与框架密闭配合,滤芯的两侧分别与两塑料膜密闭配合。
框架的表面设置有底面呈弧形的凹槽,凹槽由框架的内表面延伸至框架的外表面。
框架的表面设置有表面呈弧形的凸缘,凸缘由框架的内表面延伸至框架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密闭腔室内并排设置多个滤芯,并且相邻两滤芯具有间隙,因而,在对血液进行过滤时,血液逐个通过滤芯,血液不易在滤芯内部拥堵,因此,大大的提高了血液流通的速率,提高了血液过滤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框架;11、凹槽;20、塑料膜;30、滤芯;40、进液管;50、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血过滤器,其包括硬质的框架10、两个柔性塑料膜20、进液管40、出液管50以及多个滤芯30,两塑料膜20分别位于框架10的两侧,并且塑料膜20的边缘与框架10表面以热熔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且密闭配合,两塑料膜20和框架10围成一密闭腔室,进液管40和出液管50分别固定于框架10的两端并分别连通于密闭腔室;多个滤芯30均置于密闭腔室内,且该多个滤芯30在进液管40和出液管50之间并排排列,并且相邻两滤芯30之间形成一间隙;滤芯30的两端与框架10密闭配合,滤芯30的两侧分别与两塑料膜20密闭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在密闭腔室内并排设置多个滤芯30,并且相邻两滤芯30具有间隙,因而,在对血液进行过滤时,血液逐个通过滤芯30,血液不易在滤芯30内部拥堵,因此,大大的提高了血液流通的速率,提高了血液过滤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框架10的表面设置有底面呈弧形的凹槽11,凹槽11由框架10的内表面延伸至框架10的外表面,如此,增加了框架10表面的面积,即是说,增加了框架10与塑料膜20熔合的面积,从而确保框架10与塑料膜20热熔合的强度;当然,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还可以是在框架10的表面设置表面呈弧形的凸缘,凸缘由框架10的内表面延伸至框架10的外表面。总之,只要能够起到增大框架10与塑料膜20结合的面积即可。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克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克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0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输液用护理手套
- 下一篇:一种防断液回血的输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