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快速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99862.5 | 申请日: | 2015-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2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迎春;孙春明;梁雄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0;H01M2/3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梁展湖 |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动力电池 快速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快速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使用车载电池所储存的电能作为其行驶的动力,但是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远不如汽油、柴油,导致电动车一次充电的行驶里程比较短,而且受电池使用特性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充电过程。为此,采用更换电池的方式来满足车辆日常的运行需求,即在车辆电量不足时,将电量不足的电池更换为充满电的电池,如同燃油车到加油站加油一样,只有这样,电动车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为了简化电池的更换难度,在用于放置电池的安放槽的槽底设置与电池连接的快换连接装置,这种快换连接装置上的极柱是固定在底座上的,电池就插接在快换连接装置的极柱上。电池的安放槽为了方便放置和取出电池,安放槽通常会比电池的尺寸大一点,这样电池就会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而发生一定的移动,这样的移动就导致电池对极柱造成冲击,长时间的冲击就会导致极柱变形进而与电池接触不良,或者使电池与极柱的连接处损坏进而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降低对极柱伤害,避免极柱变形造成的电池接触不良,提高对电池保护能力的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快速连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底座、沿上下方向穿设在所述绝缘底座上的两根极柱和用于限制所述极柱在所述绝缘底座上沿上下方向位移行程的限位装置,所述极柱与所述绝缘底座之间设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放置在安放槽内,使绝缘底座上的两根极柱分别插入到电池的正负极中。这样车辆行驶造成的振动,使电池在安放槽内发生横向的移动,电池在移动的过程中,将力传递给极柱,这样极柱就受到来自电池横向的力后,在与绝缘底座之间的间隙处移动,将力进行抵消,这样就避免了极柱与电池之间的刚性冲击,使电池在移动过程中极柱水平方向不承载,降低了对极柱的伤害,避免了极柱变形造成的电池接触不良,同时还提高了对电池保护能力,避免电池损坏。另外极柱与绝缘底座之间的间隙还可以使极柱相对于绝缘底座进行转动,这样就减少了极柱与电池插接处之间的摩擦,提高了使用寿命。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极柱上且与所述绝缘底座的上表面螺钉连接的绝缘盖板,所述绝缘盖板与所述绝缘底座之间设有能够供所述极柱穿过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用于使所述极柱穿出的穿孔,所述容纳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穿孔的直径,所述穿孔与所述极柱之间设有间隙,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极柱上沿周向环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的直径大于所述穿孔的直径,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位于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容纳腔的下端面之间的所述极柱上套设有为所述限位凸缘抵接在所述容纳腔上端面提供弹簧力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凸缘的下端面和所述容纳腔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当极柱插入到电池内,在极柱插到底之后,电池的重力会对极柱上端施加向下的力,这样极柱就会向下移动。在极柱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又同时将力传递给弹簧,弹簧进行压缩,同时提供一个反作用力,为极柱的上端顶在电池上提供支撑力。这样就使电池在快换过程中极柱与电池始终保持紧密配合,使极柱更好的与电池接触通电。
作为优化,位于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容纳腔的下端面之间的所述极柱上套设有两个垫圈,所述弹簧位于两个所述垫圈之间。垫圈为限位凸缘和容纳腔的下端面进行保护,提高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化,位于所述绝缘盖板上方的所述极柱的直径由靠近所述绝缘盖板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绝缘盖板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极柱的上端端头为圆头。为极柱与电池的插接提供一个导向作用,使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作为优化,靠近所述极柱下端的柱身上沿水平方向设有用于穿线的通孔。方便导电电线与所述极柱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可靠,降低了对极柱伤害,避免了极柱变形造成的电池接触不良,提高了对电池保护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9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包电池
- 下一篇:便携式医用骨科动力系统电池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