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准自适应机器人循迹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9026.7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3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江海;朱彩霞;李建荣;庄国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准 自适应 机器人 传感器 | ||
1.一种基准自适应机器人循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光电检测电路(1)、基准信号电路(2)、比较器电路(3)、状态指示电路(4)以及检测接口电路(5),光电检测电路(1)与比较器电路(3)电连接,基准信号电路(2)与比较器电路(3)电连接,比较器电路(3)分别与状态指示电路(4)、检测接口电路(5)连接,所述基准信号电路(2)由电位器RP1、光敏电阻RG2和电阻R3组成;电位器RP1的中间抽头与自身一端相连,接到电源VCC,电位器RP1的另外一端连接到光敏电阻RG2的一端,光敏电阻RG2的另外一端连接到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外一端连接电源的GND,电位器RP1与光敏电阻RG2的连接处作为基准信号电路(2)的输出连接到比较器电路(3)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2脚,所述运算放大器U1芯片采用LM324、或为LM3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准自适应机器人循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检测电路(1)由电阻R1、发光二极管D1、电阻R2和光敏电阻RG1组成;电阻R1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另外一端接电源VCC,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电源的GND,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D1构成传感器的辅助光源,电阻R2和光敏电阻RG1串联连接,电阻R2的另外一端接电源VCC,光敏电阻RG1的另外一端接电源的GND,电阻R2和光敏电阻RG1构成光强弱变化的检测电路,电阻R2和光敏电阻RG1连接点作为光电检测电路(1)的输出连接到比较器电路(3)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3脚;
所述比较器电路(3)由运算放大器U1和电容C1组成;运算放大器U1的4脚接电源的GND,8脚接电源的VCC,运算放大器U1的1脚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外一端接电源的GND,电容C1的作用是消除高频干扰;
所述的状态指示电路(4)由电阻R4、发光二极管D2组成;电阻R4连接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4的另外一端连接到电源VCC,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比较器电路(3)的输出相连;
所述检测接口电路(5)主要由电源线、信号输出线构成,传感器各电路的工作电源都是通过检测接口电路(5)从机器人控制器获得;比较器电路(3)连接到检测接口电路(5)的2脚OUT,通过检测接口电路(5)送给机器人控制器检测,检测接口电路(5)的1脚为电源VCC,3脚为电源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90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