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齿全长整体淬火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8833.7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5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进感应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1/42;C21D9/3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长 整体 淬火 感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对齿轮齿部进行淬火加工的感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回转支承轴承的大量使用,对轴承齿部中频淬火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满足其使用寿命。
目前用于对各类大型回转支承齿轮齿部淬火的感应器,一般采用两个加热导线串联,扫描淬火的方式进行加工,且边加热边喷水,这种感应器的特点是工作效率低,加工时间长,工件取样后热型很难达到理想状态,且容易产生齿顶部过烧、齿根部烧不足的现象,从而造成废品。
发明内容
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淬火质量、降低废品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对齿轮齿部进行淬火加工的感应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齿全长整体淬火感应器,包括两连接导线,两连接导线之间设有加热导线,加热导线为仿齿槽结构,两连接导线的两侧设有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线包括多个加热导线单元,每个加热导线单元由两齿面加热导线及连接于两齿面加热导线之间的齿根加热导线组成,在两齿面加热导线之间设有导磁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加热导线设置成多个加热导线单元,每个加热导线单元由两齿面加热导线和齿根加热导线组成,将齿根加热导线串联在两齿面加热导线之间,使用时可以根据工件的实际高度累加加热导线单元的数量,从而使感应器长度和工件齿宽相等,以对每个齿槽整体加热,使感应器的加热速度大幅提高,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工件齿宽尺寸越大,加热效率越高;加热后同时喷水,确保淬火稳定性,提高加工质量,减少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导线与加热导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连接导线;2、固定板;3、齿面加热导线;4、齿根加热导线;5、导磁体;6、支承齿轮;
L、整个加热导线的截面长度;W、支承齿轮的齿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单齿全长整体淬火感应器,包括两根连接导线1,在两根连接导线1之间设有加热导线,加热导线为仿齿槽结构,在两根连接导线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板2;所述的加热导线包括五个加热导线单元,每个加热导线单元由两根齿面加热导线3及连接于两根齿面加热导线3之间的一根齿根加热导线4组成,在两根齿面加热导线3之间设有导磁体5;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工件的高度增加加热导线单元的数量(这里,根据支承齿轮6的高度,将加热导线单元的数量设置为五个),装配时,先将五个加热导线单元首尾相连为一体,然后将五个加热导线单元连为一体后的整体上下两端再分别与两根连接导线1相连形成串联回路,从而使整个加热导线的截面长度L和支承齿轮的齿宽W相等,使用时以使每个齿槽整体加热,加热后同时喷水。
如图1、图2所示,使用时,将支承齿轮6放在工装夹具上,将感应器放在支承齿轮6的齿槽中,调整好感应器加热导线与支承齿轮6齿表面的间隙,然后通过圆柱形靠模对支承齿轮6进行定位,确保支承齿轮6与感应器的相对位置不变;开启淬火机床电源,感应器产生热量对单齿齿面、齿底的表面整体淬火;单齿表面淬火完成后,对支承齿轮6进行旋转,进入下一齿表面的淬火加工。
本实用新型将加热导线设置成多个加热导线单元,每个加热导线单元由两齿面加热导线和齿根加热导线组成,将齿根加热导线串联在两齿面加热导线之间,使用时可以根据工件的实际高度累加加热导线单元的数量,从而使感应器长度和工件齿宽相等,以对每个齿槽整体加热,使感应器的加热速度大幅提高,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工件齿宽尺寸越大,加热效率越高;加热后同时喷水,确保淬火稳定性,提高加工质量,减少废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进感应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进感应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8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