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涵洞盖板顶模整体移动支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8178.5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1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冯灿通;陈吉;王纯高;付巍;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涵洞 盖板 整体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涵洞盖板顶模整体移动支模装置,涉及公路涵洞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现公路施工技术中,涵洞盖板多为分段现浇形式,现浇盖板支撑体系主要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完成后在其上搭设支撑主梁、次梁及模板,第一段涵洞盖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拆模凝期后,拆除已浇涵洞盖板部位支撑体系及模板,转移至涵洞盖板待浇部位,再次对待浇区域的涵洞盖板支撑体系及模板进行搭设与安装。如似反复,支撑体系靠人工来回反复拆卸、转移与搭设,即消耗大量人力资源又耗费大量时间,且施工资源投入大、施工进度缓慢;模板经多次拆卸周转,模板损耗严重,导致模板可使用率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浇涵洞盖板顶模整体移动支模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涵洞现浇盖板支撑体系的往返拆卸与安装以及模板多次拆除、拼装和模板可使用率降低等问题。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资源投入少、施工效率高,并很大程度上提高模板的可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现浇涵洞盖板顶模整体移动支模装置,包括立杆、三角支架、主梁、次梁,立杆顶部设有顶托,底脚设有底托,三角支架地脚设有支撑垫板,主梁上设有螺栓,次梁上设有U型卡,主梁、次梁与顶托通过U型卡和螺栓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次梁上方设有木胶合板,木胶合板表面设有铝塑板。
所述立杆为钢管加工制作而成。
所述三角支架为等边角钢加工制作而成,地脚支承垫板为钢板加工制作,顶部为对接扣件,相对焊接形成稳定三角支撑形式。
所述顶托和底托均为钢棒加工制作而成,钢棒上均车有丝口,在丝口范围内通过调节杆调节支模高度。
所述U型卡为钢板加工制作而成,U型卡的内空尺寸与次梁截面尺寸对应,两翼钻有螺杆孔。
所述主梁为方木,主梁上钻有螺栓孔,钻孔间距与U型卡螺杆孔位和立杆间距对应。
所述螺栓为M16螺栓,螺杆长度大于等于20cm。
所述次梁为方木,次梁设置间距与立杆间距对应。
所述木胶合板为δ=12mm厚木胶合板、铝塑板为δ=3mm厚铝塑板。
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涵洞盖板顶模整体移动支模装置,有效的避免了现浇涵洞盖板支撑体系往返拆卸与搭设工作,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并很大程度上提高模板的可使用率。该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2-基础面,13-涵洞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现浇涵洞盖板顶模整体移动支模装置,包括立杆1、三角支架2、主梁3、次梁4,立杆1顶部设有顶托6,底脚设有底托5,三角支架2地脚设有支撑垫板7,与立杆1下部分固定形成稳定三角支撑结构,主梁3上设有螺栓11,次梁4上设有U型卡8,主梁3、次梁4与顶托6通过U型卡8和螺栓11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次梁4上方设有木胶合板9,木胶合板9表面设有铝塑板10。
所述立杆1为普通Φ48*3.5mm钢管加工制作而成。
所述三角支架2为∠30*30*4mm等边角钢加工制作而成,地脚支承垫板7为δ=2mm厚钢板加工制作,顶部为对接扣件,相对焊接形成稳定三角支撑形式。
所述顶托6和底托5均为Φ40mm钢棒加工制作而成,钢棒上均车有丝口,在丝口范围内通过调节杆调节支模高度。
所述U型卡8为δ=2mm厚钢板加工制作而成,U型卡8的内空尺寸与次梁4截面尺寸对应,两翼钻有M16螺杆孔。
所述主梁3为5*10方木,可在专业厂家订购;主梁3上钻有M16螺栓孔,钻孔间距与U型卡8螺杆孔位和立杆1间距对应。
所述螺栓11为M16螺栓,螺杆长度不小于20cm。
所述次梁4为5*10方木,次梁4设置间距与立杆1间距对应。
所述木胶合板9为δ=12mm厚木胶合板、铝塑板10为δ=3mm厚铝塑板,二者均可在专业厂家订购。
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涵洞盖板顶模整体移动支模装置,由立杆1、三角支架2、主梁3、次梁4组成,三角支架2地脚焊接有支撑垫板7,与立杆1下部分固定形成稳定三角支撑结构,主梁3、次梁4与顶托6通过U型卡8和螺杆11连接固定成一个整体。施工前,通过涵洞盖板13组合荷载计算确定立杆1间排距,在地面做出明显标示,底托5与立杆1套接后将其安装对位,借助下部分设置的三角支架2将立杆1固定就位。施工中,根据盖板净高要求可对立杆设置1~2道连接横杆,对立杆1顶部依次安装顶托6、主梁3、次梁4,并将主梁3、次梁4、顶托6通过U型卡8和螺杆11连接固定形成整体,次梁4上安装木胶合板9,木胶合板9表面满铺一层铝塑板10,至此,现浇涵洞盖板支模装置初步安装到位,通过立杆上下设置的顶托6、底托5微调模板高程,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可在其上进行涵洞盖板结构施工。涵洞盖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拆模凝期要求时,施工人员拆除立杆1底部三角支架2,松懈立杆1上顶托6、底托5,整个支模装置下降,利用简易移动台车将支模装置整体移动至涵洞盖板待浇区域,定位后安装立杆1底部三角支架2,调节立杆1上的顶托6、底托5到位后即可进行涵洞盖板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8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雾霾监测的防撞道路标志牌
- 下一篇:预制装配桥梁盖梁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