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性的抗衰老和心身康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8066.X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潘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云清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0233 浙江省舟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性 衰老 心身 康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衰老和心身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综合性的抗衰老和心身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衰老和慢性心身疾病背后存在共同的机制。
电、磁刺激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精神神经疾病治疗和脑功能研究中,把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技术结合使用也已经出现在现有医疗康复设备中。不过当前的电、磁刺激设备,都仅仅局限于电磁刺激的局部物理作用,未能深入心理生理和慢性心身疾病病因病理,也未能深入衰老根源,因而其康复治疗作用十分有限和短暂。
现代治疗与康复技术比如营养、药物、心理治疗、生物反馈、脑波治疗、基因疗法、电磁刺激等等,对于抗衰老和慢性心身疾病矫治的效果都很不理想。基于衰老和慢性心身疾病发病机制建立的系统性康复设备,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衰老和心身疾病问题,对于延缓衰老和慢性心身疾病康复,必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当前社会慢性心身疾病高发和老龄化现象,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社会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性认知行为训练并融入电磁刺激技术的综合性的抗衰老和心身康复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综合性的抗衰老和心身康复设备,包括嵌入式系统、控制面板、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低频脉冲电输出装置和经颅磁刺激装置;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低频脉冲电输出装置和经颅磁刺激装置的数目均至少为一个,一个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一个低频脉冲电输出装置和一个经颅磁刺激装置构成一路终端;所述的嵌入式系统内存储有训练教程,通过每一路终端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显示和操作使用;所述的嵌入式系统上设有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对嵌入式系统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用以分别控制低频脉冲电输出装置和经颅磁刺激装置的输出参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设备中的终端数目为1~48路,当该终端数目为1~6路时,所述的设备为家庭版,当该终端的数目为12~48路时,所述的设备为团体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低频脉冲电输出装置由主机和输出电路一组成,输出电路一包括脉冲控制单元、电压调控单元、电流调控单元、时钟控制单元和输出电极;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由主机和输出电路二组成,输出电路二包括脉冲激励放大单元、隔离变压器、可控硅触发器、脉冲输出电感、输出显示电路和微电脑控制电路板,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先通过可控硅触发器产生脉冲励磁电流,再通过脉冲输出电感产生脉冲磁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每一路终端的低频脉冲电输出装置和经颅磁刺激装置共用一台主机,该主机由嵌入式系统控制,每一路终端的低频脉冲电输出装置和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分别与触摸式液晶显示屏连接,通过触摸式液晶显示屏显示装置的相关输出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备根据衰老和慢性心身疾病发病机制,通过训练教程改变康复对象的认知态度和信仰追求,完善人格结构和意志品格,纠正大脑皮层异常或错误的信息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在训练教程中融入经颅电磁刺激,直接恢复失去平衡的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图式,使心理功能回归正常。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心理系统信息熵增速度得到减缓,生理平衡得到修复,从根本上消除衰老和慢性心身疾病的发病土壤,从而标本兼治,既能有效延缓正常衰老进程,又可系统性地恢复慢性心身疾病患者的心身健康,延年益寿,强健身心,远离衰老和慢性心身疾病影响。
本实用新型设备的训练教程和电、磁刺激技术,基于慢性心身疾病病因病理和衰老机制的突破,立足大脑皮层神经网络模块逻辑结构重塑和兴奋――抑制平衡重建,可以从根本上矫治心身疾病,扭转衰老进程,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由于慢性心身疾病和正常的衰老进程,都基于大脑神经网络功能模块逻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两者的区别,前者比较突出,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异常;衰老的心理改变则十分缓慢和隐秘,很难被人们感知和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云清,未经潘云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8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