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节能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7865.5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1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二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二姐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A47J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具体涉及一种家用节能锅。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节能锅的主要技术是在普通烹饪用锅的基础上,在锅的底部增加一些形状各异的吸热板,或称储热板,其目的主要在于增加锅底部与火焰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增大烹饪用锅的热容量,使得烹饪用锅能够更加充分地吸收火焰热量,存储热量,以达到充分利用热能,节约热能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在锅底增加吸热板的方法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增加吸热板后烹饪用锅的重量显著增加,使得烹饪操作很不方便。又如:增加吸热板后的烹饪用锅由于热容量增大,在炒菜时动作稍慢,就可能造成菜被烧糊。另外,由于热容量增大在烹饪用锅离开火焰后仍储存有较大的热量,温度较高,很容易造成烫伤,或者在炒菜间隔冲洗烹饪用锅时被冷却,造成热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节能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导致的诸多缺陷。
一种家用节能锅,包括吸热板与锅体,所述吸热板呈网状结构,吸热板的底部设有吸热片和吸热圈,所述吸热片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吸热板底部,所述吸热圈与吸热片相连接,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同心环形凹槽,锅体与吸热板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热板外缘设有提耳。
优选的,所述吸热片的截面形状呈鱼脊形。
优选的,所述吸热圈之间的间距为1—2cm。
优选的,所述锅体外部喷涂有防锈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耳可以方便移动吸热板,吸热片与吸热圈组合可以最大程度的吸热、储热,锅体底部的同心环形凹槽可以快速加热锅体,高温烤漆既美观又防锈,该种节能锅既有吸热板充分吸收和存储热量的功能,又有普通锅体轻巧、便利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家用节能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家用节能锅中锅体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家用节能锅中吸热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家用节能锅中吸热板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家用节能锅中吸热片截面图。
其中,1-吸热板,2-锅体,3-提耳,4-同心环形凹槽,5-吸热片,6-吸热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以及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家用节能锅,包括吸热板1与锅体2,所述吸热板1呈网状结构,吸热板1的底部设有吸热片5和吸热圈6,所述吸热片5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吸热板1底部,所述吸热圈6与吸热片5相连接,所述锅体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同心环形凹槽4,锅体2与吸热板1接触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吸热板1外缘设有提耳3,提耳3可以方便移动吸热板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热片5的截面形状呈鱼脊形,能够快速吸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热圈6之间的间距为1—2cm。
此外,所述锅体2外部喷涂有防锈漆,既美观又防锈。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节能锅,提耳3可以方便移动吸热板1,吸热片5与吸热圈6组合可以最大程度的吸热、储热,锅体2底部的同心环形凹槽4可以快速加热锅体1,高温烤漆既美观又防锈,该种节能锅既有吸热板充分吸收和存储热量的功能,又有普通锅体轻巧、便利的功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所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二姐,未经张二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7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