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演播室LED显示屏消除摩尔纹的扩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6953.3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4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庄偲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2B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演播室 led 显示屏 消除 摩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LED显示屏成像效果并消除LED显示屏摩尔纹的演播室LED显示屏消除摩尔纹的扩光装置。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作为一种飞速发展的显示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作为视频显示的LED显示屏,以其现代化的姿态用于企事业单位形象宣传和公共场所信息的发布,已成为广大用户的首选。LED显示屏使用时还存在两种严重的问题:首先是近距离观看刺眼、炫目,观看效果差,眼睛容易损伤;其次是数码相机或数字摄像机等拍摄时出现的摩尔纹干扰现象。摩尔纹是指在数码相机或数字摄像机等拍摄设备的感光器件上出现的不规则干扰条纹。当感光元件CCD/CMOS像素的空间频率与影像中条纹的空间频率接近,就会产生摩尔纹。LED显示屏固有的网格发光结构以及因此而带来的摩尔纹现象,成为LED显示屏应用发展的一大门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摩尔纹、改善近距离观看效果的演播室LED显示屏消除摩尔纹的扩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演播室LED显示屏消除摩尔纹的扩光装置,由面罩底板和介质板组成;所述的面罩底板具有多个导光腔体,导光腔体的底部安装点光源,介质板覆盖在面罩底板多个导光腔体的顶面。
所述导光腔体为截面呈方形的倒锥孔,导光腔体的高度为LED灯距的/6倍至2倍,侧壁与垂直面倾斜角度为45-60度。
所述的面罩底板导光腔体呈网格状布置,各导光腔体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LED灯距。
所述的介质板为透明扩光材质的介质板或是透明扩光材质、外表面涂覆散射涂层的介质板,介质板的厚度为0.05-4毫米。
所述的面罩底板与面罩底板之间可相互拼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LED显示屏全部被本实用新型装置所覆盖,LED屏点亮后,发光点所发出的光通过导光腔体的光传导及导光腔体腔壁的光发射,介质板的吸光、滤光、混色、散射等处理,混色光线散射并最终成像在整个介质板的表面,将点光源变为面光源,扩大了LED管芯的发光区域和混光区域。发光点经过导光腔体的光传导及导光腔体腔壁的光辐射、介质板混色处理扩散后在介质板表面成像,形成连续的光线,消除了发光点的网格结构及颗粒感,排除了数码摄像机(或照相机)与LED显示屏产生摩尔纹的条件,消除摩尔纹效果好。同时由于该装置使LED显示屏的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充分混色,显示屏的点光源转变成面光源后光线柔和不刺眼,消除了颗粒感,改善了近距离观看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LED板安装习用面罩的正视图;
图4是LED板安装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介质板的主视图;
图7是图6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演播室LED显示屏消除摩尔纹的扩光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它由面罩底板1和介质板2组成。
所述的面罩底板1具有多个导光腔体11,导光腔体11呈规则状布置,各导光腔体11之间的距离为LED灯距;该导光腔体11为截面呈方形的倒锥孔,导光腔体11的高度为LED灯距的/6倍至2倍,侧壁倾斜角度ɑ为45-60度,倾斜角度ɑ可调整的角度为10度。导光腔体11的底部安装LED灯芯(点光源)3。
所述的介质板2为平板,其为扩光成像介质板,采用透明扩光材质的介质板或是透明扩光材质、外表面涂覆散射涂层的介质板,其厚度为0.05-4毫米。所述的介质板2覆盖在面罩底板1多个导光腔体11的顶面。
如图3所示,为传统的LED单元模组20,黑色区域201是不发光区域,白色区域202为LED封装灯芯。
如图4所示,是加装本实用新型面罩后效果对比的示意图。以点间距4mm的LED三合一显示单元模组10(2020封装)为例,常规的单元模组的分辨率是32*32,安装16块8*8的混色面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6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度可调节的展架
- 下一篇:带锁盒的显示屏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