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快速永磁断路器的短路故障模拟试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6758.0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1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继伟;颜亭;张国成;张兆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唐磁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快速 永磁 断路器 短路 故障 模拟 试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快速永磁断路器的短路故障模拟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在电力设备发生不同短路故障时会对其所在的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不同影响的原因是设备发生短路故障的类型、短路发生的时刻、发生短路时电压电流的角度以及短路时长等,如何快速判断以及消除故障成为电力保护和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又一研究方向,为了检测和研究不同短路故障对用电系统各项参数造成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基于快速永磁断路器的短路故障模拟试验设备,通过控制短路故障类型、故障发生的时刻、角度以及时长,产生不同短路故障现象,配合现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短路装置完成各种短路数据和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快速永磁断路器的短路故障模拟试验设备。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快速永磁断路器的短路故障模拟试验设备,包括快速永磁断路器、故障发生控制器、500A三相交流接触器和短路点,主线路上设置有所述故障发生控制器,所述故障发生器下侧设置有一组CT,所述一组CT下侧设置有所述快速永磁断路器,所述快速永磁断路器下侧设置有150A三相交流接触器,所述主线路上设置有四条支线路,所述支线路上设置有所述500A三相交流接触器,所述500A三相交流接触器一侧设置有所述短路点,所述快速永磁断路器下部设置有铝合金外壳,所述铝合金外壳内部设置有永磁机构,所述铝合金外壳内部设置有集成固封极柱,所述集成固封集柱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
上述结构中,所述故障发生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快速永磁断路器和所述150A三相交流接触器和所述500A三相交流接触器来模拟产生想要得到的各种短路故障,从而完成各种短路数据和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测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故障发生控制器与所述一组CT通过所述主线路相连接,所述一组CT与所述快速永磁断路器通过所述主线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快速永磁断路器与所述150A三相交流接触器通过所述主线路相连接,所述主线路与所述支线路通过电缆接头相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线路上设置有所述500A三相交流接触器,所述支线路末端设置有所述短路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铝合金外壳与所述永磁机构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铝合金外壳与所述集成固封集柱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集成固封集柱与所述电流互感器通过螺钉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短路试验设备可配合市场上各种短路保护装置进行各项短路数据的测试,对研究电力系统相关故障的判据具有很大意义,可以很准确的控制故障发生时刻、发生角度以及故障持续时长,本设备可塑性强,可提供多个短路故障点,可自由设计短路发生条件和参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快速永磁断路器的短路故障模拟试验设备的电器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快速永磁断路器的短路故障模拟试验设备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线路;2、150A三相交流接触器;3、快速永磁断路器;4、一组CT;5、故障发生控制器;6、支线路;7、500A三相交流接触器;8、短路点;9、铝合金外壳;10、电流互感器;11、集成固封集柱;12、永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唐磁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唐磁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6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锂电池仿真系统
- 下一篇:智能开关量隔离采集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