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集水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4944.0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9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褚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衍军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00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式集水热交换器,应用于安装在洗头盆下部回收洗头所产废温水的余热。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一种题为《热水即开即用式节能省水洗头床》(公告号为CN204519697U)的发明创造。它带有一集水热交换器。所述集水热交换器包括集水仓,冷水承压仓;集水仓带集水仓收集口和集水仓截排口;冷水承压仓带冷水承压仓进水口和冷水承压仓出水口;冷水承压仓与集水仓之间通过热传递性能优良材料相隔离。集水仓截排口内安置排水器。所述集水仓位于冷水承压仓内部。
为了实现从断续水流中自动汲取一定量的最新水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520475344.8)提出了一种安置在集水仓截排口内使用的下水器(排水器)。该下水器包括下水器外管和下水器内管,下水器外管一端戴管帽,下水器外管侧壁或管帽顶壁开一微孔与内部连通,另一端侧壁开进水孔;下水器内管水位段插在下水器外管内部,端面与微孔的纵向距离3~20mm,通过侧面外表面与下水器外管的内表面直接粘接方式或者通过机械方式让下水器内管水位段同下水器外管之间相互固定;下水器内管插头段露出。使用时,下水器插头段插在集水仓截排口内。下水器用于控制集水仓内所收集废温水的水位高度,让新流入的入驻的同时,将底部温度最低的从下水器内管流出。
这种集水热交换器,需要使用热良导体的板材将冷水承压仓同集水仓相隔离。在制作上,加工工艺复杂。优点是令水承压仓内的蓄水量可以足够大,能够较快地吸收集水仓内废温水的余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和制作工艺皆简单的管式集水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管式集水热交换器,包括集水仓;所述集水仓由集水仓盖和集水仓体组成;集水仓盖带配接筒;集水仓底部带集水仓截排口;集水仓盖与集水仓体活动配合密封;在集水仓截排口上插下水器;其特征是盘旋的金属管置于集水仓体内,金属管的管道进水口和管道出水口分别从集水仓体壁穿出。
所述管式集水热交换器,其特征是金属管为不锈钢波纹管。
所述管式集水热交换器,其特征是配接筒靠近端口的侧壁上带第一密封圈。
所述管式集水热交换器,其特征是配接筒中下部侧壁带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盘旋的金属管内置,集水仓盖或集水仓体可以使用保温橡塑材料制作,降低了制作成本。
2、组装工艺简单,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集水仓体,3是管道出水口,5是下水器,7是集水仓截排口,9是管道进水口,11是金属管,13是集水仓盖,15是配接筒,17是第二密封圈,19是第一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管式集水热交换器,包括集水仓;所述集水仓由集水仓盖(13)和集水仓体(1)组成;集水仓盖带配接筒;集水仓底部带集水仓截排口(7);集水仓盖(13)与集水仓体(1)活动配合密封;在集水仓截排口(7)上插下水器(5)。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是盘旋的金属管(11)置于集水仓体(1)内,金属管的管道进水口(9)和管道出水口(3)分别从集水仓体壁穿出。
所述金属管(11)为不锈钢波纹管,以满足耐腐蚀和承受管内冷水压力的需要。所述配接筒(15)靠近端口的侧壁上带第一密封圈(19)。所述配接筒(15)中下部侧壁带第二密封圈(17)。使用时,管道进水口(9)与自来水源相连通。管道出水口(3)与电热水器的进水口相连。配接筒(15)插入洗头盆下水口内,第一密封圈(19)使配接筒外侧壁与洗头盆下水口内侧壁表面之间密封,因而废温水可以从洗头盆内全部流向集水仓内。第二密封圈(17)把配接筒进一步稳固在洗头盆下水口内。电热水器出水口流出的热水流用于洗头时,产生的废温水流进洗头盆,进而从配接筒流入集水仓内。废温水的水位由下水器控制。来自来水源的冷水从管道进水口流入,通过盘旋的金属管时从金属管壁吸收热量,带走废温水中的热量从管道出水口流出,流向电热水器进水口,实现对洗头废温水余热的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衍军,未经褚衍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4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热传导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组合且换热效率高的高耐腐蚀换热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