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4228.2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兰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嘉铭 |
主分类号: | F02M27/02 | 分类号: | F02M2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胡树发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柴油 汽车 前置 多元 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柴油汽车配套使用的新型前置多元催化器。
背景技术
申请人已申请了一个发明专利和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名称分别为前置多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前置多元催化器,专利号分别为ZL201110053448.6和ZL201120045733.9,根据上述两个专利设计的“前置多元催化器(代号CQ)”,存在如下问题:
1、安装时需在进气系统打孔,司机难以接受,而且安装复杂。
2、在涡轮增压器后、中冷箱前取气,气体经前置多元催化器后,携带着催化物质,进入气缸,由于取气的温度较高会引起发动机提前燃爆,使发动机经济指标和环保指标下降。
3、进入催化器的进气量调整不合适会影响发动机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前置多元催化器在安装时需在进气系统打孔,安装调节复杂,气体的温度较高会引起发动机提前燃爆及难以达到最佳效果的问题,从而提供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代号XQC)。
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包括本体、内胆和催化剂;
内胆为空心结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本体为空心结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内胆放置并固定在本体中,内胆与本体之间的空腔为催化室,用于放满催化剂,催化室的一号开口与本体一侧的开口连通,催化室的二号开口与本体另一侧的开口连通。
上述内胆的侧壁上开有小孔。
上述本体包括上盖和主体;上盖放置并固定在主体上,内胆位于主体内部。
它还包括过滤网,催化剂外覆盖有过滤网。
它还包括螺钉,螺钉将内胆固定在本体中。
上述螺钉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1的整数,N个螺钉均匀分布在主体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内胆为空心结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本体为空心结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内胆放置并固定在本体中,内胆与本体之间的空腔为催化室,用于放满催化剂,催化室的一号开口与本体一侧的开口连通,催化室的二号开口与本体另一侧的开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催化器相比,在实现前置催化的方法、安装位置和催化器结构方面进行了改进。催化器安装在中冷箱与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汽车进气系统的空气由所述催化器本体的一侧开口进入,一部分空气由催化室的一号开口进入催化室,由催化室的二号开口出来的携带催化物质的空气与经内胆出来的空气混合,由催化器本体的另一侧开口进入气缸,催化物质在气缸中对燃烧起催化作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增强动力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催化器的结构简单、安装方法简单,无需在进气系统打孔,司机容易接受,便于推广;本实用新型无需调节催化器的进气量,使用便捷;催化器安装在中冷箱之后,克服了现有催化器从中冷箱前取气的温度高所带来的缺陷,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催化器不改变原车的空燃比,安装位置距离发动机更近,性能有很大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催化器与柴油汽车发动机配合使用后,节油率达3-8%,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20-80%,车的动力有明显增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主要应用在大型汽车上,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并不是完全取代现有的前置多元催化器,有些特殊型号的车辆,如工程机械和船舶等,仍可使用现有的前置多元催化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现有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11为空气滤器、12为涡轮增压器、13为中冷箱、15为发动机进气歧管、16为发动机、17为进气总管、18为现有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14为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在汽油车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2至图4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新型柴油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包括本体、内胆3和催化剂6;
内胆3为空心结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本体为空心结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内胆3放置并固定在本体中,内胆3与本体之间的空腔为催化室,用于放满催化剂6,催化室的一号开口B与本体一侧的开口连通,催化室的二号开口C与本体另一侧的开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嘉铭,未经兰嘉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4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车油箱
- 下一篇:一种车用发动机及其缸体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