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4059.2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4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邹志育;郑妍;余召锋;程继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85 | 分类号: | H02H7/085;H02H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机 过载 双重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零部件的电气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车用起动机起动车辆时,根据不同情况下发动机的阻力矩不同,起动电流差别大,因此车用起动机一般不会装有电流保险丝。即使有电流保险丝,为了满足不同的启动电流,通常保险丝的电流阈值会选择很大,以防止在恶劣工况下车辆起动时保险丝被烧断以致不能正常起动。于是当车用起动机工作过程中遇到负载过大、起动机控制线路短路等造成起动机处于长时间大电流的工作状态,电流又还没达到电流保险丝烧断的阀值,结果可能会是起动机内部转子线圈烧毁,引发烧车事故。所以现在部分的车用起动机即使有电流过流保护功能,还因为缺少高温保护功能,在某些情况下仍有可能引起转子线圈起火或者起动机内部转子线圈烧毁,引发烧车事故。
现有的车用起动机都没有这种过载保护功能,比如电流过流保护功能和高温保护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提供对于起动机的过流保护和高温保护。为了解决起动机大电流需求和电流过流保护及过温保护的矛盾,在起动机刷架总成上增加了电流过流保护功能和高温保护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包括过流保险装置和高温保险装置,过流保险装置和高温保险装置串接在连接到起动机的电路中。电路中出现过大电流,过流保险装置断开。电路中出现过高的环境温度,高温保险装置断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到起动机的电路一端连接外部的主电路,另一端连接起动机的供电电路,过流保险装置串接在外部的主电路与起动机的供电电路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流保险装置是保险丝。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到起动机的电路被分为两个部分,两个部分通过高温保险装置连接,高温保险装置在高温下熔断,两个部分断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向两个部分施加互相分离的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复位装置通过绝缘底座和两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高温保险装置是熔断金属。
在一个实施例中,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安装在橡胶套中。
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对起动机提供过流保护和高温保护,能够防止在过载情况下起动机烧毁引起的烧车事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3揭示了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4揭示了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5揭示了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起动机过载双重保护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起动机M由主电源V通过主电路供电。在主电路中具有电磁开关K,电磁开关由起动信号控制电路控制,起动信号控制电路中包括两个线圈,分别是接通线圈T1和维持线圈T2,在收到起动信号S后,接通线圈T1使得电磁开关K吸合,起动机M得电开始起动,在起动信号S消失之前,维持线圈T2都会维持电磁开关K吸合,使得起动机M持续工作。起动信号S消失,接通线圈T1和维持线圈T2均不再工作,电磁开关K断开,起动机M失电停止工作。过流保险装置102和高温保险装置104串接在连接到起动机的电路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到起动机的电路可以示为是主电路与起动机的供电电路之间的这部分电路,连接到起动机的电路的一端连接外部的主电路,另一端连接起动机的供电电路。
过流保险装置102串接在外部的主电路与起动机的供电电路之间。电路中出现过大电流,过流保险装置102断开。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流保险装置是保险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4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