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腔缝隙天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93817.9 | 申请日: | 2015-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9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罗希特·钱德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10 | 分类号: | H01Q13/10;H01Q1/3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隙 天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背腔缝隙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背腔缝隙天线已有相关专利,如US6160522A、US4733245A。常规背腔缝隙天线包括谐振金属腔,这个谐振金属腔具有由探针馈送的缝隙天线,但这样的空腔需要很大的空间。已经使用的另一种方法是将非谐振腔放置在谐振天线结构的周围作为微带贴片天线或有电介质窗的单极天线。这种天线已被记载于US8125394B2,US8773310B2,US20110050509A1,US8325094B2。这些天线可以在便携式无线设备中使用,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这种结构的其中一个优点是,由于空腔的金属壁的存在,无线接收或传输可以在无PCB上的其他元件的干扰下发生。但仍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放置在便携式无线设备角落,并可应用于双无线频带的背腔缝隙天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背腔缝隙天线结构,包括一金属空腔,所述金属空腔包括第一空腔部分和第二空腔部分,所述第一空腔部分和第二空腔部分相连呈L型,所述第一空腔部分的上表面和外侧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缝隙天线,所述第二空腔部分的上表面和外侧表面上形成有第二缝隙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L型的拐角处为直角或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缝隙天线的一端和第二缝隙天线的一端在L型的拐角处相连,所述第一缝隙天线和第二缝隙天线的另一端悬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缝隙天线或第二缝隙天线分别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位于金属空腔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分支位于金属空腔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金属贴片,所述金属贴片连接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
进一步地,还包括天线馈电点和与所述天线馈电点电连接的馈电电缆,所述第一空腔部分的内侧表面下方设有一小孔,所述馈电电缆沿着第二空腔部分的方向延伸,通过所述小孔并穿过所述第一空腔部分。
进一步地,还包括天线馈电点和与所述天线馈电点电连接的馈电电缆,所述馈电电缆安装在所述第二空腔部分的内侧表面,所述天线馈电点设于所述第二空腔部分上表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匹配网络,所述匹配网络设于所述馈电电缆与天线馈电点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匹配网络包括两个串联的电容器及一个电感,所述电感一端连于两个电容器之间,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还包括PC-ABS材料层,所述PC-ABS材料层覆盖所述金属空腔的上表面和外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金属空腔为L型,可以被方便地放置在便携式无线设备的角落,占用空间小,同时,可以在不受到设备上的其他导电结构的影响干扰下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天线馈电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天线的S11(回波损耗特性)和总辐射效率;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天线馈电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匹配网络的电路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匹配网络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中天线的S11和总辐射效率;
图8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覆盖PC-ABS材料层后的结构总体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覆盖PC-ABS材料层后的结构总体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便携式无线设备;2、背腔缝隙天线;3、第一空腔部分;4、第二空腔部分;5、上表面;6、外侧表面;7、内侧表面;8、第一缝隙天线第一分支;9、第一缝隙天线第二分支;10、第二缝隙天线第一分支;11、第二缝隙天线第二分支;12、金属贴片;13、天线馈电点;14、馈电电缆;15、外导体;16、内导体;17、匹配网络;18、电容器;19、电感;20、50欧姆端口;21、PC-ABS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金属空腔为L型,上表面和外侧表面分别形成有缝隙天线,缝隙天线由金属空腔激励并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3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