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2858.6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0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块 应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镜头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采用支撑件的镜头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镜头模块由数个独立元件组成,如套筒及透镜等。然而,当此些独立元件的数目愈多,镜头模块的厚度愈厚且体积就会愈庞大,不但背离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还会导致镜头模块的组装配置的应用灵活度降低,进而也可能降低镜头模块与电子装置的匹配性,无法提升应用性。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优化结构的镜头模块,提升镜头模块的应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镜头模块的缺陷,而提出一种镜头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减薄镜头模块的厚度,以及可提升镜头模块的应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镜头模块。镜头模块包括一套筒、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及一支撑件。该套筒具有一物侧端面。该第一透镜具有一物侧表面及一第一屈光度。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一透镜对应设于该套筒内且具有一第二屈光度。该支撑件设于该套筒外且具有一端面,该端面位于该物侧表面与该物侧端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上述的镜头模块,其中该第一透镜具有一第一周面,该第一周面与该套筒的该物侧端面之间具有一间隔。
上述的镜头模块,其中该第一透镜具有一第二周面,该第二周面与该套筒或该第二透镜相抵接。
上述的镜头模块,其中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相连接。
上述的镜头模块,其中该第一透镜位于物侧与该支撑件之间。
上述的镜头模块,其中该第一透镜与该支撑件是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再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外壳及一如上所述的镜头模块。该镜头模块设于该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镜头模块的该支撑件是该外壳的一部分。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透镜具有一第一周面,该第一周面与该套筒的该物侧端面之间具有一间隔。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透镜具有一第二周面,该第二周面与该套筒或该第二透镜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块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块的技术方案可减薄镜头模块的厚度,还可提升应用灵活度,也能提升镜头模块与电子装置的匹配性,进而可提升镜头模块的应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剖视图。
图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剖视图。
图3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镜头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00的剖视图。其中,镜头模块100可内建于一电子装置中。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是行动系统、交通监测系统或穿戴式系统,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行车辅助系统、行车记录器、摄像眼镜、头盔…等。
镜头模块100主要包括一套筒110、一第一透镜120、至少一个第二透镜130及至少一个支撑件140。其中,第一透镜120及第二透镜130沿一光轴OX排列,且穿透第一透镜120及第二透镜130的至少一个光束可成像于一成像面M1。
套筒110可呈中空的柱状结构,且套筒110自物侧至像侧主要包括一物侧端面110s1、一沉面110s2及一像侧端面110s3。具体而言,物侧端面110s1是套筒110朝物侧的端面,像侧端面110s3是套筒110朝向成像面M1的端面。其中,第一透镜120及第二透镜130可设置于套筒110内,而支撑件140可设置于套筒110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2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倍率望远镜的俯仰机构
- 下一篇:一种齿形硅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