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控制室门禁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2340.2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0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民;张远;王龙;郭伟伟;马如意;李国强;李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控制室 门禁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控制室门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煤矿井下都有控制室。作为煤矿生产的关键场所,控制室内的大量设备财物需要保护。不能够让人随便进入,但是又不能够完全关闭,防止紧急事故时,工人受限不能进入。
现行井下门禁的主要手段是安装普通门锁的方式,任何人只要有钥匙便可以进入,若发生紧急事故时,无钥匙无法进入,势必造成事故规模扩大等结果。此外,普通门锁的钥匙复制简单,进出控制室的权限无法有效管控。若员工离开控制室时忘记锁门,那么控制室门禁将处于失控状态。这样不仅会存在公共财产的丢失的隐患,而且当员工随意进入操控设备,将造成煤矿生产的安全风险。在传统模式下,员工进出控制室的记录,采用纸质登记的方式。易出现漏登或错登的情况,这样既无法准确计算出入控制室人员数量,更无法准确的记录并查找员工信息。此外,现有井下控制室的监控系统主要为视频监控为主,而此系统缺少及时和精确的监控预警手段。
基于以上情况,如何实现井下控制室自动开关门,准确记录人员信息和进出的人数,自动调取监控画面及自动预警的门禁监测系统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井下控制室自动开关门,准确记录人员信息和进出的人数,自动调取监控画面及自动预警的门禁监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井下控制室门禁监测系统,包括门内对射单元、门外对射单元、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门内对射单元设于控制室内侧所述门外对射单元设于所述控制室外侧,所述控制室门体上设有磁控开关,所述控制室内设有射频读卡装置,所述磁控开关、门内对射单元、门外对射单元和报警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调度室监控系统。
所述磁控开关连接按钮,所述按钮包括室内按钮和室外按钮。
所述门内对射单元和所述门外对射单元均为红外传感器。
所述控制室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有一个长距射频基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井下控制室门禁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控制室自动开关门,准确记录人员信息和进出的人数,自动调取监控画面及自动预警等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磁控开关还连接门内和门外的按钮,方便人员出入开门。
(3)门内和门外对射单元为红外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
(4)控制室内多个区域设置的长距射频基站,保证控制室均处于射频范围内,保证射频读卡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一种井下控制室门禁监测系统,包括门内对射单元3、门外对射单元1、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见图2),所述门内对射单元设于控制室内侧,所述门外对射单元设于所述控制室外侧,控制室门体上设有磁控开关2,所述控制室内设有射频读卡装置,所述磁控开关、门内对射单元、门外对射单元和报警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调度室监控系统。
所述磁控开关连接按钮,所述按钮包括室内按钮和室外按钮。
所述门内对射单元和所述门外对射单元均为红外传感器。
所述控制室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有一个长距射频基站。
工作原理:红外对射单元安装在控制室门框左右两边,其中一边是红外发射端,另一边是红外接收端。在控制室门外和门内各安装一组(如图1所示的门外对射单元1和门内对射单元3)
磁控开关2由电磁铁和干簧管等电路组成,在控制室门体上安装电磁铁,墙体上安装干簧管等电路。
射频RFID读卡装置4安装在控制室内。将控制室分为多个区域,为每个区域提供一个长距RFID基站,所述区域的大小与该长距基站的射频覆盖范围匹配,使整个控制室均被射频覆盖。因此,进入控制室的人员都能够通过读卡装置确认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2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个性化智能锁及平衡电动车
- 下一篇:基于二维码的登高工器具管理系统